人民網
人民網

“2027年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億元”  廈門舉辦人工智能產業“四鏈融合”項目對接會

2025年04月28日15:2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4月28日電 (記者張萌)27日,以“智鏈融合 智匯AI”為主題的2025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四鏈融合”項目對接會舉行。當天,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行業專家、智庫、企業及金融機構代表等逾300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時下人工智能產業政策應用場景清單、最新發展動態等進行交流探討,以更好賦能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對接會上,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詳細介紹了該市人工智能的投資機會並發布了新一輪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市數據管理局發布了2025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清單,174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不僅涵蓋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政府領域,還精准釋放出相關企業的市場需求﹔廈門市財政局解讀了“財政政策+金融工具”賦能產業發展政策﹔而作為廈門人工智能發展的主陣地,思明區則分享了“鷺島智芯”建設經驗,解碼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明路徑。

對接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對接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據悉,廈門是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國家集成電路規劃布局重點城市、全國智能制造二十強城市和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扎實、各行業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為該市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技術和場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廈門市不斷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布局,穩步向“人工智能產業高地”邁進。其中,高水平建設的福建省(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園由火炬高新區按照“1+1+N”(即一個產業載體、1個協同創新體系、N個重點應用領域)的思路建設,目前已形成從基礎層、技術層到應用層,從軟件到硬件的人工智能全產業體系。截至2024年年底,廈門市已有人工智能研發及應用企業459家,產業規模超330億元人民幣,形成了涵蓋芯片、算力基礎設施、算法、數據、模型、終端等較為齊全的產業鏈條。

值得關注的是,按照廈門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到2027年底,該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600億元,核心企業數量達到500家,算力總規模達到3000P,打造100個示范應用場景,培育10個優秀行業大模型產品,成為福建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進入國內前列。

簽約儀式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簽約儀式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對接會現場,主辦方邀請的“四鏈”專家分別聚焦“大模型在產業應用中的趨勢洞察與實踐經驗”“人工智能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人工智能如何驅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實踐經驗”“先進制造領域的投資邏輯與對人工智能產業的前瞻洞察”等,從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等多維度解碼AI未來。

作為此次對接會的重頭戲——人工智能“四鏈融合”創新聯合體等10個項目現場正式簽約“落子”廈門,為該市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注入新動能。此次簽約的項目均屬於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產業,項目內容涉及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創新鏈以及高端裝備等類型。此外,對接會現場還集中展示了20家廈門本土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新成果,內容包含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既有硬核科技,又有貼近日常生活的應用場景,為與會企業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本次對接會由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數據管理局主辦。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