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

中國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
青年學者 杜鵬程
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我們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合理合法,中國政府是對的。
面對美國關稅霸凌的陰雲,中國政府以戰略定力撥雲見日,堅持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增強全產業鏈體系韌性,將擴大內需作為抵御外部風險、驅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戰略支點。我們不斷推進制度創新,通過需求側牽引與供給側改革協同發力,筑牢高質量發展內生根基,不斷將外部壓力轉化為鍛造產業結構升級的淬火之力,以超大規模統一市場的“一池春水”,從容抗擊局部出口市場的“一時寒流”。
作為青年學者,我認為,今日之中國既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民心所向,又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以內需韌勁抵御外壓,以創新之火淬煉產業,必能在百年變局中闖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
(作者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本報記者黃超整理)
我們有能力突破“卡脖子”技術
青年企業家 廖光朝
面對美方霸道霸凌行徑,國際社會不能聽之任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中國堅定採取正當反制措施,得到全球南方國家的廣泛支持,美國對華輪番加征畸高關稅已淪為數字游戲。
作為80后企業家,我切身感受到,中國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我們有能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對企業來說,這場博弈也是一次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目前,從芯片設計、晶圓流片到模塊制造、應用開發等環節,我們企業的產品100%在國內完成,美國濫施關稅造成的影響基本可控。
近年來,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國內市場對車規級芯片的需求非常旺盛,半導體企業前景廣闊。目前,我們企業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模塊工廠產值已超1億元。
(作者為重慶雲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峰、謝力整理)
始終堅持在頑強拼搏中取勝
青年企業家 蘇銘錕
我是一名90后企業家,最近,公司迎來了北非地區的客商,自主研發生產的五軸石材加工設備收獲了海外新訂單。深耕石材智能裝備領域多年,我們叩開了100多個國家的市場大門,產品遠銷全球。回望企業發展之路,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永遠相信中國和世界未來是好的。
“始終堅持在頑強拼搏中取勝”,“晉江經驗”早已融入企業發展的基因,在當下更有啟示意義。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制造業企業唯有做好長遠規劃,苦練自身本領,才能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轉危為機。
這幾年,福建晉江市錨定“制造業當家”,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為我們智能裝備行業明確了產業升級的方向。我們抓住發展機會,推出多項擁有核心技術的設備,受到市場的歡迎和認可,“出海”之路正在穩步拓寬。
(作者為福建盛達機器股份公司總經理,本報記者劉曉宇整理)
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實踐的
青年學生 汪 瑋
作為青年學生,我一直關注中美經貿關系。看到我們國家始終保持發展和進步,展現出“越壓越強”的韌性,心中的愛國之情更加澎湃。
青年學生怎樣愛國?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實踐的,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我和同學們通過科研探索、社會實踐、競賽提升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創新創造能力,培養更全面的綜合素質。我的專業是材料與化工,帶著科技報國的信念,我和同學們組建了學生創業隊伍,將科學研究與產業轉化相結合,希望研發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能源材料,守護國家能源安全。
我們既是歷史的見証者,也是未來的建設者,要更加發奮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不負時代重托,不負青春韶華。
(作者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本報記者吳月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9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