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月港氤氳

林建武
2025年04月30日08: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市鎮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在閩南漳州龍海區,月港古鎮以“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而得名。周末清晨或夜晚,我喜歡獨自漫步其中。

  月港位於九龍江入海口,一條長約500米的狹窄街道,走過了繁盛、堅守、寂寞和掙扎的歷史,承載著厚重的記憶。時至今日,這裡依舊古意濃濃,滿是人間煙火。

  林語堂在《我的故鄉》中有這樣一則記載:“在鎮上,每戶人家的門口,都挂著一面竹帘子,婦女們隻能躲在屋子裡,隔著竹帘往外看,而在外面鎮上的人,卻無法看到裡面的情形”。竹帘子,又叫“朱子帘”,是朱熹任漳州知府時主張“節民力、易風俗”創造的,高2米、寬1.5米,用竹竿和竹片制成。講究的家庭會在竹片上畫上祈福圖案,有喜事的還會貼上一對雙喜。其獨特之處在於房屋內的人可以透過竹帘看到外面,而屋外的人卻無法看到裡面,從而表達儒家思想的內外有別的理念。

  至今,月港古鎮的原住居民還保留著在家門口擺放竹帘子的習俗,不過“朱子帘”已經從束縛女性的象征轉變為文化遺產和文化符號。這種轉變不僅僅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會進步的體現,更是歷史和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2008年,英國牛津大學鮑德林圖書館在清理館藏時,意外發現了一幅古老的中國航海圖。經研究確認,其成圖時間為明萬歷年間。令人驚奇的是,航海圖上許多條曲折的航線都匯聚於福建沿海一個始發點——月港。

  明代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記載,從月港出發的海上航線有18條,與東南亞、西亞、拉美和歐洲等地的47個國家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的商船至少有300多艘次。月港商人以菲律賓群島和南洋群島的其他地方為中繼站,直接與歐洲國家進行貿易,形成當時世界唯一一條環球貿易航線。滿載著香料、藥材和奇珍異寶的各類船隻揚帆而來,稍作停留,再將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遠銷世界各地。

  前些年,經過精心修繕,這個沉睡了400多年的港灣昔日風華再度呈現。為了讓游客更加了解月港的前世今生,晏海樓前方一座“兩堂四廊”格局的閩南傳統民居開設了“月港海絲館”,圖文並茂講述月港的歷史演變,陳列許多發掘出土的番銀、漳緞、克拉克瓷等文物。

  夜晚,徜徉於江堤逶迤的觀光木棧道上,但覺陣陣清風扑面,滿目江舟往來。堤上,一排青藤纏身的百年參天古榕樹下,幾位老者早已擺開棋局,鏖戰正酣,不時有路過的游客駐足圍觀,好不悠閑自在。

  “坐下來喝杯茶吧!”忽然耳邊傳來洪亮的聲音,原來是熱情好客的當地村民相邀。在福建,一盅一口的功夫茶,是朋友聊天的最好節拍器。閑坐搖扇一壺茶,淺酌慢飲丟煩擾。不知不覺,華燈已上,夜色籠罩下,古色古香的古厝古街愈發氤氳迷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30日 20 版)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