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數字時代的“綠水青山” 福建智慧林業體驗展台成為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熱門打卡點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5月4日在福州閉幕。本屆峰會共舉辦40余場論壇與對話交流活動,5.6萬平方米現場體驗區共推出超100個數字技術互動體驗項目,峰會共吸引超36萬人次參會觀展。
展會現場
在峰會數字福建體驗區,“五一”假日期間觀眾絡繹不絕。由福建省林業局攜手廈門市規劃數字技術研究中心打造的“福建智慧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數字化應用體驗場景”通過數字技術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為參觀者呈現了一場綠色生態的視覺盛宴,成為許多青少年打卡體驗的熱門展台。
“好逼真呀,就像進入了童話森林!”9歲的林希眉小朋友戴上VR眼鏡,福州植物園的千年古榕、明溪君子峰的油杉古樹群、武平梁野山的百米飛瀑和戴雲山的巍巍青山瞬間“穿越”眼前,仿佛觸手可及,讓她興奮異常。在她身后,一眾躍躍欲試的孩子們也紛紛排起了長龍。
另一旁的手勢識別交互體驗區同樣吸引了眾多科技愛好者駐足。工作人員耐心地引導觀眾體驗:“通過先進的手勢識別算法,我們隻要通過空中手勢操作,就能實現對森林數字模型的自由旋轉、縮放與細節查看。”一位資深科技從業者體驗后表示,“這種交互方式富有創意,很好地實現了人機交互的無縫銜接,打破了傳統數字展示的局限,仿佛把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搬進了現實。”
展會現場
“歷時120余天的日夜攻堅,我們團隊攻克了30余項技術難點,就是為了讓福建林業的生態之美以最完美的形態呈現在大家眼前。”作為項目核心成員,廈門市規劃數字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骨干喬崗全程參與了從方案設計到落地實施的過程。
“這次我們通過無人機傾斜攝影、激光點雲掃描、數字孿生建模等先進技術,對戴雲山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福州植物園進行了數字化建模,不僅能夠精准復刻保護區內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將來還可實時接入生態感知、生物多樣性等各種監測數據,為福建省林業資源的科學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福建省林業信息中心主任林宇介紹。
此次參展不僅是福建林業數字化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也是一次與公眾深入對話的契機。通過這些沉浸式、互動式的數字化體驗,有效傳播了生態文明理念,激發了全社會參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性。(文/圖 黃海 許雪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