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是誰”到“我擔當” 漳州雲霄抓實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助推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五一”假期后,在漳州市雲霄縣和平鄉棪樹村,村口的停車場依舊停滿了旅游大巴和自駕車輛。
這座烏山腳下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既擁有壯觀的千畝枇杷林,也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到了旅游旺季,不少農村黨員亮出黨員徽章,給游客義務當向導,為村子的文旅產業發展出一份力。
雲霄縣堅持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推動農村黨員實現從身份認同到能力提升再到實踐擔當的“三級轉變”,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牢記身份“我是誰”
雲霄縣火田鎮莆中村黨員王衛東,每天回家時都要先擦一擦挂在門牆上的“黨員之家”牌子。“這塊牌子時時警醒我牢記黨員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規范一言一行。”王衛東說道。
雲霄縣開展以“我家有黨員,我要作表率”為主題的爭先鋒活動,為全縣農村黨員家庭上牆“黨員之家”牌子,增強黨員身份自豪感﹔打造三級核心網絡升級版,全縣設立942個網格、1670名網格員,明確5000余個黨員中心戶,推動黨員在網格治理中亮明身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黨員之家”牌子,如酵母般默默發酵,功效明顯。莆美鎮寶樹村圓樓,始建於明末清初。圓樓改造提升時,5名黨員帶頭自拆棚屋,並借助親鄰關系勸說其他村民配合,讓圓樓重煥生機。
家和萬事興。雲霄縣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推行“黨員聯戶+主動調解”,構建“黨建+婚姻家庭矛盾化解”聯動機制,實現“調解一案、和睦一家”,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向優秀學習,讓優秀更優秀。雲霄縣創新推行“四下基層、五記五答”制度,已在縣級融媒展播30余期基層黨員干部“訪民情、解民憂”的先進事例,樹立學習標杆,激勵爭當先鋒﹔舉辦農村黨員示范班專題培訓,著力增強黨員理想信念,將宗教政策法規、警示案例教育納入農村黨員培訓示范班課程,1397名農村黨員參訓﹔組織3批縣鄉村黨員赴浙江考察學習“千萬工程”先進經驗,並轉化為雲霄實踐,2024年雲霄縣獲省級財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補助資金,人居環境整治做法入選2024年度省鄉村振興機制創新優秀案例。
上天下地“我學習”
“上架不到10分鐘,20隻沒帶骨頭的鹵大豬蹄子全部賣完,一共賣了2566元。”4月24日,“白菜GG”在農村集市又收獲了一份驚喜。
“白菜GG”是陳岱鎮竹港村農村黨員林萬華的網名。林萬華借助網絡平台為家鄉代言農特產品,助力農民增收,全網粉絲量突破千萬。
創新有道,大顯身手。林萬華扎根農村創業,見証了雲霄縣農村黨員深耕“雲端舞台”后的豐收。該縣充分發揮“掌上村情”、黨員遠程教育站點作用,結合農村黨員實際需求,將本土優質學習教育資源搬上“雲端”,搭建“雲端課堂”,讓黨員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學習黨的好政策與電商新知識。不少農村黨員通過學習,成為了像林萬華一樣的農村致富帶頭人。
與“天上雲端”一樣壯麗的是地下田間。雲霄縣在學用實效上精准發力,把農村黨員培訓課堂搬出教室,搬進農民勞動生產一線,增強農村黨員實踐本領。依托楊桃科技小院和枇杷科技小院,探索創辦“鄉村振興傳習所”,邀請高校教授、“田秀才”、“土專家”等現場教學,傳授農業產業實用知識技能。去年來,全縣共舉辦現場教學10次,高質量培訓農村黨員1270名。許多農村黨員示范引領,全力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嚴管實核“我擔當”
4月30日早上8時,東廈鎮洲渡村黨群服務中心,雲霄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3名干部走進中心,走訪了解情況。
這是雲霄縣採用“四不兩直”方式推動落實縣鄉村“六個一”工作情況的縮影。2024年來,落實不力的8個村(社區)受到通報批評,15個因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滯后的村受到黃牌警告。
該縣強化結果運用,及時通報表揚工作成效突出的村(社區),上調村主干工資檔次﹔對工作推進不力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並扣減相應績效獎金,用“干好干壞,真不一樣”的事實倒逼村(社區)黨員真抓實干。
工作干得怎麼樣?民主評議見分曉。該縣嚴格落實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在2024年度民主評議中,231名黨員被評為“基本合格”,5名黨員被評為“不合格”。“在黨員中開展批評,紅臉出汗已成常態。”縣委組織部分管黨員教育的副部長張藝彬說。
既要剛性約束,也要正向激勵。雲霄縣以落實“四領”工作機制為抓手,在全縣198個村(社區)設置政策宣傳、矛盾調解、交通勸導、志願服務等900余個黨員先鋒崗,激勵先鋒黨員立足崗位、履職盡責,推動中心工作落實落細、開花結果。在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黨員主動領崗,積極參與,雲霄縣成功入圍擬命名縣城,莆美鎮演武亭村和列嶼鎮人家村入圍擬命名全國文明村。(吳麗芬 陳志騰 陳志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