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楚波: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關鍵是要堅持實事求是

2025年05月17日09:46 |
小字號

近日,2025年第10期《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刊發福建省紀委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長楚波署名文章《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關鍵是要堅持實事求是》。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持之以恆糾治“四風”,取得有目共睹的顯著成效。但仍應看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慣性仍然較大,解決起來難度依然不小。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關鍵是要堅持實事求是。

背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根源。“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首先要認清其本質、深挖其根源。常聽基層同志“倒苦水”:有的地方前一周開會部署,隔一個禮拜就要求下級報經驗總結、發宣傳報道﹔有的地方為完成文明鄉村建設中的水質指標,“一刀切”要求村民“水鴨旱養”﹔有的單位建立微信宣傳矩陣不考慮實際效果,開通數十個微信公眾號,但絕大多數賬號稿件質量、關注量都非常低,不少文章點擊量僅為個位數。可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出共性,就在於脫離實際、忽視規律。無論是源於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的形式主義,還是源於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觀扭曲的官僚主義,都嚴重背離實事求是的原則,必然導致干工作跑偏走樣,貽害一方。

應該說,絕大部分同志都不是天生的形式主義者、官僚主義者,也並不是不想把工作搞好,關鍵是沒有堅持實事求是,沒有深入細致地做調查研究,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辦法,隻好繞開實際矛盾和問題,搞本本主義、經驗主義,將上級精神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不管是否符合實際、不顧能否解決實際問題。毛澤東同志曾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可以說,背離實事求是,既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本質,也是滋生這兩股歪風的重要根源。

破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難題的“鑰匙”,就是堅持實事求是。談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絕大多數同志都深惡痛絕,然而大家都討厭,為何卻屢禁不止、禁而不絕?人們最容易陷入的誤區,就是不從實際出發,不從問題著手,其結果必然是做戲作秀不做事。今年以來,很多人熱議“六小龍”企業為何齊齊出現在杭州。有企業家就直言,杭州營商環境是真好,服務保障從來都不搞虛的,“有事說事,說完辦事,辦完走人”。干事創業必須做好“加減法”,空的虛的都略去,刪繁就簡、脫虛向實、直奔主題,這是大勢所趨,更是人心所向。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証。”判斷決策、措施是否流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關鍵要看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加強科學論証,防止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領導干部隻有在矛盾分析中找准問題導向,深入基層察實情尋實策,面對群眾聽真話找問題,這樣形成的決策部署才能貼近實際,得到群眾擁護,自然也就摒棄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實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名目繁雜、形式多樣,通常會擺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披上各種“外衣”,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隱蔽性,甄別起來有一定困難。但不管使出什麼“障眼法”,只要用實事求是這把“尺子”去量,必定能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無所遁形。

歷史和實踐一再表明,作風建設從來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尤其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更是具有長期性、反復性、頑固性,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其中的關鍵依然在於堅持實事求是。

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關鍵是把自己擺進去。對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家習慣於指向第三人稱,似乎所有問題都是“他”的,“我”永遠是受害者。實際上,“我”就是“他”,“他”就是“我”。主觀地、習慣性地拿手電筒隻照他人不照自己,無異於掩耳盜鈴,“雙標”的搞法從來都不能根除病灶。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就是要把自己擺進去,敢於拿自己開刀。隻有這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病原體才能得以根治,滋生其反復的土壤才能得以鏟除。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關鍵是做到與時俱進。許多決策、做法在一定時期可能效果很好,但如果一成不變,很可能掉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窠臼。因為事物是不斷發展的,實踐也是不斷進步的,以前的好做法符合當時的實際,不代表符合現在的實際,沒有什麼辦法是一勞永逸的。沒有與時俱進,就不可能真正堅持實事求是,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錯誤也就在所難免。

選准實事求是的路徑,關鍵是走好群眾路線。堅持腳踩泥土、躬身踐行“四下基層”“四個萬家”等優良作風,才能與群眾共情,設身處地體悟群眾急難愁盼,才能把問題找准、找出真問題,從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政策。基層群眾人口結構多樣、價值取向各異、認識層次不一,需要加大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引導力度。要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對待,帶著感情耐心細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好的政策為什麼好,好在哪裡,要給群眾講清楚。如果一廂情願、蠻干硬上,也是一種官僚主義,很可能得不到群眾的認可,會導致惠及百姓的好事淪為“畫餅”“雞肋”,只能在紙上畫畫、牆上挂挂,有利發展的好政策也就成了“空中樓閣”,最終又變成了形式主義。

錘煉實事求是的能力,關鍵是提升政治能力。實事求是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政治能力:能否做到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准識別現象本質、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表態敢於斗爭,靠的是政治判斷力﹔能否遇事領悟政治要求、謀事考慮政治影響、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靠的是政治領悟力﹔能否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堅定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靠的是政治執行力。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切實把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因時因地因事制宜結合起來。隻有吃透精神、領悟精髓,精准適度、不偏不倚,才能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

2004年1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給與會同志分享了他自撰的四副對聯:“求客觀實際之真,務執政為民之實”“深化理論武裝求真諦,深入調查研究重實際”“狠抓工作落實動真格,加快浙江發展務實效”“高度關注民生系真情,堅持為民謀利出實招”,橫批都是“求真務實”。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就推進作風建設提出了“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次年,全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要求領導干部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可以說,“實”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貫原則和理念。官僚主義害死人、形式主義累死人。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該躬身自省、真查實改,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克服形式主義,以求真務實的行動力戒官僚主義。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