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漳州市雲霄縣以核電為龍頭,聚力打造“核風光儲”綠色能源產業體系

2025年05月17日11:46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核電領舞,奏響能源強音

  “安全殼整體密封性良好,結構強度符合設計要求。”5月6日2時05分,漳州核電2號機組宣布安全殼打壓試驗圓滿完成,漳州核電項目團隊再度刷新建設進度條,為機組后續調試啟動奠定基礎。

  雲霄縣背山面海,是發展清潔能源的絕佳樞紐地。這裡,有千億級漳州核電、百億級抽水蓄能電站、中核海上光伏項目,以及閩粵聯網、陳岱5萬千瓦漁光互補、青徑及曾江風電場等一大批已投產的能源項目。

  定位“漳州南部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樞紐”,雲霄以漳州核電為龍頭,舞動光伏風電、儲能電站、能源電子等領域,讓清潔能源產業由點串線、由線及面,奏響能源強音。

  龍頭起舞

  機械轟鳴,塔吊林立,全球最大的“華龍一號”核電基地坐落於雲霄縣列嶼鎮。不久前,漳州核電2號機組熱試順利完成,為后續機組核燃料裝載、並網發電打下堅實基礎。

  “2號機組熱試完成后,我們將按照計劃推進核燃料裝載和並網發電等工作,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投入商業運行。”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梅炳雲介紹,熱試是核電站正式投運前的一次“大考”,涉及百余項試驗,覆蓋核島、常規島等幾百個系統的協同運行。

  漳州核電是我國“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的始發地。今年1月1日,漳州核電1號機組投入商運。隨后2號機組熱試順利完成。3號機組、4號機組也於去年開工建設,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漳州核電基地實現“四龍齊飛”。

  據了解,漳州核電規劃建設6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720萬千瓦。全部投產后,每台核電機組每年發電超100億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准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

  舞動核電這一千億龍頭,雲霄清潔能源產業強勁增長。數據顯示,核電1號機組單季貢獻增量產值8億元以上,帶動全縣工業總產值增長56.7%。

  增長極如何形成?

  核電站是高度復雜的能源系統。而“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滿足全球最新核安全標准,是我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志性成果。為實現核電技術與設備的獨立自主,確保“華龍一號”順利投入商運,研發團隊聯合50多家國有企業,聯動100余家民營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000余家企業,一同突破了400多台核心裝備的國產化,實現由“制造”向“創造”的飛躍。

  “其中最難研究的部件之一當數堆芯測量系統探測器組件。”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元明感慨道,由於堆芯探測器對耐高溫、耐輻射的技術要求極為苛刻,且制造組裝工藝復雜,加之國外技術壟斷等因素,前期產品幾乎依賴進口。

  堆芯探測器是涉及核安全的關鍵設備,主要用於監測和計算反應堆的關鍵信息和安全參數。“它就像反應堆的眼睛,時刻監測反應堆的運行參數,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吳元明說。

  面對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受阻,項目組組建聯合研發攻關團隊,自主研發堆芯探測器制造技術。十年磨一劍,堆芯測量系統探測器組件實現國產化,創造了自有堆芯探測器品牌,關鍵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目前,漳州核電的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吳元明說,國產化堆芯測量系統預計在1號機組首次大修后就可以完全應用。

  多能耦合

  核電龍頭起舞,引來風光儲氫等資源匯集,共謀清潔能源全產業鏈布局。

  陳岱鎮的數百畝魚塘中,整齊排列的光伏面板熠熠生輝,水面波光粼粼,一派水上陽光生電、水下農漁豐收的和諧景象。

  一年前,雲霄入選我國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要求因地制宜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模式。還入選全國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縣等多項“國字號”試點。

  “圍繞打造漳州南部清潔能源產業樞紐,強化產業鏈思維。”雲霄縣委副書記、縣長沈順來介紹,加快構建清潔能源政策窪地,用好農村能源革命試點政策,爭取地方國企及民營企業參股核電5號、6號機組,探索推動核電為本地企業直供電、核能蒸汽供熱等核電配套產業發展,降低周邊企業用電用能成本。

  光照充足,風電、光伏利用率高,是當地特有的生態優勢。中核雲霄陳岱5萬千瓦漁光互補項目便選址於此,是福建省開展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以來首個開工並網的項目。

  “上方光伏板陣列、下方水域進行魚蝦等水產養殖,實現‘一地兩用’,獲得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雙重收益,推動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實現能源與漁業的跨界融合。”陳岱鎮黨委書記方洪偉介紹,項目建設遵循環境干預最小化原則,實現漁業、電力與環保的三重效益。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發電7500萬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准煤2.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2萬噸。

  “漁光互補項目建設中,陳岱鎮協調了323畝魚塘的租賃工作,並妥善解決配套儲能站地塊征遷及電線排布問題,使項目進展順利。”福建中核匯能能源有限公司雲霄檢修中心主任湯澤聰說,項目投運后還能享受前三年免稅、后三年稅費減半的政策扶持。

  舞好核電這一千億龍頭,雲霄聚力打造“核風光儲”多能耦合的綠色能源產業體系,補齊清潔能源產業鏈條,帶動全縣清潔能源產業協同發展。

  落戶在列嶼鎮工業集中區的華威電源是一家從事蓄電池研發、制造、銷售、售后服務一體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縣裡打造的‘新能源產業走廊’使我們與上下游企業的平均運輸半徑縮短,採購成本下降。”華威電源總工程師郭錫民說,“通過政府搭建的‘鏈主企業對接平台’,我們與本地企業達成聯合研發協議,其中與雲霄安上科技等本地上下游企業合作的電池箱體項目,已實現量產。”

  過去一年,華威電源產品遠銷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於摩托車、電動車、儲能系統等多個領域,產值再創新高,實現工業稅收2257萬元,同比增長65%。

  眼下,雲霄把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換道超車的強力引擎,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及補鏈固鏈強鏈,推動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持續招大引強選優,完善產業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雲霄縣清潔能源工業總產值9.61億元,佔全縣規模工業的比重達33.18%﹔已簽約能源項目6個,總投資約12.2億元,涵蓋光伏組件制造、儲能電池、核電供熱等領域﹔已建成風電、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項目14個,在建、擬建、在談等各類項目20余個。(記者 杜正藍 張子言 通訊員 朱喬檉)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