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惠安縣發布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十大措施

2025年05月19日14:56 |
小字號

5月19日上午,泉州市惠安縣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上發布了《惠安縣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十大措施》,既聚焦DeepSeek+AI政務服務、項目建設、市場培育,又突出就業服務、人才服務、法治環境等,持續打造“惠企安商”品牌,提供更加優質的政策和服務。

DeepSeek+AI惠女賦能政務服務建設。以“數字政務門牌”為基底,整合“惠辦事”“惠政通”平台數據要素,建立統一的政務服務咨詢入口,並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定制化的惠女AI政務形象大使,利用DeepSeek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提升咨詢導引智能化服務能力,推動政務服務進一步向數智化轉變。

構建工業設備安裝服務新模式。建立“定期巡查+專項督查”機制,定期開展專項質量巡查,關鍵工序全覆蓋,確保施工質量符合國家標准規范﹔推行“督導+幫扶”工作模式,協助企業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各項技術難題,形成質量整改閉環管理﹔實施超前介入指導,建立質量追溯體系,確保項目實現零質量事故。

做優“平台鏈”,實現人力資源“一鍵直達”。高水平建設縣級人力資源數字經濟產業園,整合聚集人才服務資源,集人才服務、求職應聘、職業指導、政策咨詢、供需匹配、勞動調解等多功能於一體,打造“入惠人才服務第一站”品牌﹔在產業園區建設人力資源數字服務中心,並設立人才專屬服務窗口,通過線上“泉就業”信息平台、市級高層次人才服務系統等數字化服務平台與線下服務專窗協同運作,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每月開展“數字職通 月月有崗”數字就業集市活動,為企業、人才提供一站式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在產業園區建設人力資源眾創空間,搭建人力資源主題創新創業平台,培育優質人力資源初創機構。圍繞新技術、新人力、新動能,聚集和培養創新人才和初創企業,組織開展人才交流、人才沙龍、創業指導等活動,有效服務惠安縣企業招才、引才工作。

全面推行信用修復“三書同達”。在繼續落實優化企業信用修復十條措施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信用修復“三書同達”,在向經營主體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告知經營主體信用修復的條件、方式、途徑等內容,增強信用修復針對性。

提高市場准入與退出便利度。推進登記審批規范化,執行統一的准入政策文件和規范要求,嚴格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及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推行証照合辦、免申即辦、多証合辦、証照同銷等便利化改革,推行開辦餐飲店、開辦超市/便利店、企業注銷登記、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等“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完善企業退出制度,深化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探索實施“代位注銷”,推動經營主體退出更加便利、高效、有序。

“稅費同繳”聚合力,簡化增效優服務。圍繞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以納稅人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為初心,持續優化“稅費同繳”功能,以業務數據共享為基礎,積極拓展功能業務應用場景,全面推行“稅費同繳”功能的常態化應用,滿足群眾多場景辦稅繳費需求。

強化設施建設,保障企業用水。以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為契機,實施城南水廠三期擴建工程,保障惠安縣重點企業以及大用戶的用水安全,有效解決轄區企業用水不便、供水不足的難題。針對園區有用水需求的企業用戶,設立提升營商環境企業用水報裝客戶經理“一對一”服務模式,打造以“水保姆”“零跑腿”為標志的供水服務新優勢,構建職責明確、精准高效的客戶服務體系。

加大企業融資支持。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推動銀擔深化互信合作,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服務作用。

強化資本市場培育。實地走訪調研一批縣域內納稅500萬元以上、專精特新、高端人才創業項目等優質企業,篩選重點培育對象,組織符合條件企業積極申報省市上市后備企業庫,分層、分期輔導培育。

發揮政府採購功能,推廣惠安特色產品,支持綠色建材。積極對上溝通,篩選符合要求的惠安特色商品申請加入福建省政府採購網網上超市福建特色商品及綠色建材館專區商品,發揮政府採購功能,推廣惠安特色產品,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惠安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