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雲霄:黨建引領 金融興鏈

雲霄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員干部下沉農業經營主體指導
雲霄探索實施“保險+服務+市場監管”模式賦能地標經濟發展
雲霄縣地理標志產業協會與雲霄縣農村信用合作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尋味漳州地標 共享山海盛宴”大美漳州2024年漳州地標產品網絡媒體、大V採風行活動在雲霄啟動 朱喬檉 攝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首批12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典型案例,《暢通金融服務渠道,賦能雲霄縣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經驗做法榜上有名,成為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典型案例。
“國字號”榮譽的背后,是雲霄縣構建“1+6+N”地標產業鏈黨建聯合體助推地標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以前怎麼也想不到‘下河楊桃’四個字能換來真金白銀。縣市監局和農信聯社的黨員干部來到田間地頭送政策、送服務,幫助我們申請‘雲標貸’,讓我們不用來回跑銀行、辦業務,也能享受到額度高、利率低、審批快的金融服務。”聊起雲霄“地標+金融”政策利好,下河村協興家庭農場蔡春陽打開了話匣子。
日前,蔡春陽在有關職能部門和金融部門的幫扶下,以“下河楊桃”地標知識產權為質押物成功獲得貸款融資,用於擴大楊桃規模以及眼下剪枝、施肥投入,順利解了燃眉之急,日子越過越紅火。
金融活水灌溉農戶“致富田”,也加速催開鄉村“幸福花”。作為雲霄枇杷主產區棪樹村,鄉黨委用好金融政策,積極爭取資金,村黨支部引領項目實施,相繼推動游客服務中心、枇杷文化館、枇杷交易市場、優新品種示范園等一批產業項目落地見效,並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爭取貸款額達2182萬元,帶動村民乘勢而上擴大種植規模、創辦家庭農場、拓展電商銷售、發展枇杷深加工,將家門口“地標生意經”越念越響。
如今,金融助力、富農興村的故事,正在雲霄不斷上演。近年來,全縣上下始終高度重視地標興農工作,圍繞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這一主線,堅持紅色黨建引領,聚焦產業發展需求,深化運用“三級核心網絡”經驗做法,構建“1+6+N”地標產業鏈黨建聯合體,建立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的黨建聯合體聯合黨委,聯動縣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6個部門黨組織,完善覆蓋涉地標企業、農業經營主體在內的40個黨建網格,在組織保障、主體培育、助農幫銷、鏈條打造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金融服務精准滴灌溉到地標產業發展一線。
在“聯合黨委-功能支部-企業網格”三級組織體系的有力保障下,市場監管局黨員先鋒隊上門幫助企業辦理地理標志質押備案﹔農業農村局組建“紅色農技服務團”下沉一線指導農戶標准化種植﹔文體旅局組織策劃農文旅推介活動,推廣地標餐和地標游,拓展地標產品銷路﹔雲霄農信聯社等政銀企三方協作,持續擴展“雲標貸”系列金融產品矩陣、建立“保險+服務+市場監管”模式、打造“地標館+富農驛站”服務平台等舉措,延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鏈條,完善覆蓋地理標志產品種植、養殖、加工、冷鏈運輸、銷售全產業鏈的普惠性金融服務體系……組織鏈、產業鏈、金融鏈共融共舞,賦能地標經濟蓬勃發展。
截至去年,全縣地標類貸款達23.93億元,150個村(居)共獲整體授信5億元用於“一村一品”建設,縣域地標產值突破35.8億元,培育形成雲霄枇杷、下河楊桃、竹塔泥蚶等億元級地標產業集群5個,帶動農戶年均增收15%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