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銀發經濟新圖景  廈門農行探索以金融力量賦能“老有所養”

2025年06月25日17: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6月25日電 (記者林曉麗)老年人能有更好的養老服務是老百姓朴實的願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黨和政府的深情牽挂。近年來,我國密集出台各項政策,推動養老產業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據悉,截至2024年末,廈門共有戶籍人口309.9萬人,其中老年人佔全市戶籍人口15.30%,養老服務需求持續增長。

作為廈門市養老金融服務的先行者,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以下簡稱“廈門農行”)於6月24日與廈門市民政局簽署《養老服務事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並正式揭牌養老金融服務中心,聚力提升廈門養老服務水平。就此,廈門農行養老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施銀燕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圍繞銀行業如何以金融力量賦能“老有所養”發表觀點。

政策引領,養老金融迎來黃金發展期。“中央明確提出‘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為銀行業服務老齡化社會指明了方向。”施銀燕認為,國家政策不僅聚焦老年群體急難愁盼,更通過鼓勵“科技+養老”“金融+民生”等創新模式,為銀行開辟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賽道。“廈門農行成立養老金融服務中心,正是順應政策導向,將金融資源精准滴灌到養老產業的關鍵環節。”

科技賦能,從“智慧食堂”到全場景服務。談及具體實踐,施銀燕重點介紹了該行與廈門市民政局的合作成果。“我們聯合打造的市級長者食堂結算平台,已實現‘刷臉就餐’和補貼自動抵扣,覆蓋全市30個社區,惠及超2萬名老年人。”她表示,廈門農行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智慧食堂覆蓋范圍,並依托“鷺享惠”平台鏈接更多社區服務資源,構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此外,該行正與市民政局共建養老機構資金監管平台,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預付資金全流程監控。“既要讓老年人吃得方便,也要讓他們的養老錢花得安全。”她說。

生態共建,政銀企聯動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在新揭牌的廈門農行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內,設置有適老化產品體驗、智慧照護演示等特色展區。施銀燕介紹,該行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內設“海峽兩岸適老產品體驗區”,匯集智能器械50余種,同步上線線上商城,支持補貼申領與定制服務。同時,該中心以“一站式”服務為核心,整合了金融與非金融資源,如,聯合農銀人壽推出“保險+健康”專區,為“備老群體”提供財富規劃與康養服務﹔聯動民昱集團等企業,搭建養老服務生態聯盟,覆蓋居家改造、智慧醫療等需求。此外,該中心還將為養老機構提供信貸支持,並開發適老型理財、保險產品,目標是形成從“養老准備”到“晚年照護”的全鏈條金融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讓金融溫度提升老年幸福感。“養老不是單一的經濟問題,而是關乎幸福感的系統工程。”施銀燕表示,廈門農行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深度參與廈門市“9073”養老格局建設,通過三項舉措持續發力:一是擴大智慧養老場景應用,二是優化普惠型養老金融產品,三是聯合政府落實助老補貼政策。“我們期待通過金融‘活水’,讓廈門老年人享受到更有尊嚴、更具品質的晚年生活。”

此次專訪中,施銀燕多次提及責任與機遇的重要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養老金融既是銀行業的必答題,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廈門農行願做探索者,更願成為老年群體的貼心人。”她強調。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