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海絲起點到東方文化打卡地

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
2025年06月27日10:2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網紅城市”泉州發布2024年的文旅成績單:旅游接待人數突破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211億元。

晉江金井鎮塘東沙堤。主辦方供圖

晉江金井鎮塘東沙堤。主辦方供圖

這座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被譽為“活著的世界遺產”的城市,正推動自身從“區域文化符號”向“全球旅游磁場”跨越。

在6月25日召開的泉州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泉州市委書記張毅恭說:“近年來‘宋元中國·海絲泉州’越來越火,海內外泉州人無比自豪。”

2021年申遺成功后,泉州通過串聯22處世遺點打造“世遺+非遺+時尚+藝術”等沉浸式項目,將靜態文化轉化為消費場景。更關鍵的是開創“三生融合”模式:德化陶瓷產業鏈帶動文旅商品收入,蟳埔村保留原生漁村生活,晉江濕地聯動古橋形成生態文化線路,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共生。

在開元寺旁的茶館與當地人共飲工夫茶,在德化陶瓷街看匠人徒手拉坯,在五店市聽南音老藝人即興彈唱……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馬儀亮這樣評價:“泉州的文旅,有種‘一切剛剛好’的感覺,不會多也不會少,美景、美食、生活成為無需修飾的天然IP。”

從“現象級爆紅”到“可持續長紅”,泉州在文旅經濟發展道路上的規劃愈發清晰。

張毅恭表示,要以海絲名城為窗口,講好“東方第一大港”故事,持續拓展交流,打造世界海絲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

梧林傳統村落留存下近百棟古厝洋樓。主辦方供圖

梧林傳統村落留存下近百棟古厝洋樓。主辦方供圖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舉措,在於推進國際市場的“生態共建”。

在2025年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泉州為位於日本、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推廣服務點正式授牌。這一動作旨在通過多元舉措吸引海外游客,深化與國際旅游市場的對接。

為了讓國際旅行商更深入了解泉州,當地特別安排了實地參訪活動,邀請他們前往利郎創意園、五店市國潮街區、安踏982創動空間、草庵、開元寺、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洛陽橋及蟳埔民俗村等地,親身領略泉州海絲文化的獨特魅力。

“旅游業不僅能促進經濟發展,更是一個國家對外展示的窗口。”新加坡金航國際集團董事長林璒利著眼於全球旅游市場趨勢,建議重點展示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這是吸引全球游客的關鍵所在,讓泉州成為全球游客心中的東方文化打卡地。

泉州市文旅產業鏈項目投融資暨國際旅行商對接專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泉州市文旅產業鏈項目投融資暨國際旅行商對接專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本次大會上,共建國際文旅市場成為鮮明導向。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戰勝向全球文旅企業家發出邀約,歡迎加入泉州“城市文旅合伙人”計劃,攜手深耕千億級文旅產業建設。他強調,期待凝聚多方資源與智慧,以更開放的姿態推動泉州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其在全球文旅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共同繪就海絲名城的國際化發展新圖景。

在泉州市文旅產業鏈項目投融資暨國際旅行商對接專場活動上,24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218.4億元。24個簽約項目不僅是資本與文旅的對話,更將成為海絲文化出海的新航線。

作為當地重要企業,安踏集團已率先深度參與海絲文化的出海布局。安踏集團副總裁張濤說,今年4月,安踏作為泉州時尚產業聯盟企業代表參與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辦的“絲路時尚 共譜世界華章”時尚產業對話活動,重點推介泉州時尚周系列活動,助力泉州品牌加速出海。

推進國際市場“生態共建”的同時,本土文化“主客共享”亦是泉州打造世界海絲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支撐。

游客可沉浸式觀看當地的人文情景劇演出。主辦方供圖

游客可沉浸式觀看當地的人文情景劇演出。主辦方供圖

在晉江,“主客共享”的文體旅商融合縣域典范建設正有序推進:以文旅IP為主線,創新多元消費場景:舉辦國際體育消費季、打造工業旅游品牌街﹔舉辦51場大型賽事、28場演唱會,帶動消費超1.5億元﹔策劃非遺山海行,推動世遺與時尚融合。2024年,晉江文旅融合綜合競爭力全國縣域第六,國內旅游人數1680.83萬人次,旅游花費23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國縣域第一。

一個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僅在於旅游資源的豐富性,更在於能否讓游客看得舒適、記得深刻、願意來且想再來。

為了讓服務保障做得更精准,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德雄表示,近年來,該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牽頭多部門構建文旅市場規范體系,首創“寵客執法”模式,通過“網絡訂房價格大數據監測平台”累計監測4.1萬家次酒店民宿、1843萬條房價信息,今年“五一”住宿價格投訴輿情減少至5件,以數字化監管為文旅服務品質筑牢保障。

以“煙火味打底、國際范賦能”,泉州正構建通達全球的文化“超鏈接”。這座千年古城正用“僑鄉網絡”破解國際傳播難題,用“生活場景”替代傳統觀光,用“輕量化創新”降低體驗門檻,讓世界在市井煙火與海絲遺韻的交融中遇見獨屬於泉州的“活著的世界遺產”旅游范式。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