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二十五載匠心傳承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持續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2025年06月27日17:3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2025年廈門市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落幕,廈門南洋職業學院教師團隊在高職組四個組別中獲得3個一等獎(各組別第一名)與1個二等獎。

這一亮眼成績,印証了廈門南洋職業學院“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初心,凝聚著勤耕不輟的育人堅守,踐行著“勤奮、求實、拼搏、向上”的校訓,同時也是該學院二十五年師資培育的厚積薄發,更是一代代南洋人對教育匠心的薪火相傳。

多措並舉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

2000年,魯加升等15位海內外中青年學者和企業家聯合創建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創校以來,該校始終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視為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福建省民辦高校中的先行者,廈門南洋職業學院黨委率先成立“教師工作部”,並在行政層面設立教師發展中心,雙管齊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職業能力。為培養“四有”好老師、弘揚教育家精神,學校實施教師“紅專”發展規劃,組織實施新教師傳幫帶、資助學歷提升、國外訪學計劃、教師成長五個階梯、南洋學者計劃、企業副院長、學術副院長等一系列師資隊伍建設提升項目。

以企業副院長為例,這一制度讓行業企業的專家、企業家帶著溫度走進課堂,幫助學生掌握適應崗位需求的“硬本領”。“企業副院長”林利軍作為廈門米志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受聘擔任航空機電學院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帶領學生加入開放原子開源鴻蒙社團、參加華為雲HCSD校園沙龍等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同時,採取“訂單培養、共建專業”合作方式建立物聯網實訓創業班、雲桌面軟件實訓班、小程序/小游戲實訓班、前端開發實訓班等小班教學模式,並帶領學生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讓數字科技從頭開始”“雲上寫字樓”智慧樓宇管理平台等項目,以競賽和實戰項目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雙師型”教師佔比超半數

在廈門南洋職業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已化為生動的育人實踐。截至目前,該校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佔比為63.7%。該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案例於2020年入選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百強典型案例,位列全國民辦高職院校第一。這意味著,該校的大部分老師既有深厚理論知識,又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同時,該校具備國(境)外留學、訪學、培訓經歷的教師比例正在不斷增加,他們將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引入課堂,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

林莉是廈門南洋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三創學院的院長,作為“雙師型”教師,從教二十四載,她扎根職業教育,用匠心澆灌“技能報國”的種子。她以賽促教、以賽育人,帶領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屢獲佳績,其課程上線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惠及全國學子﹔帶領團隊整合高校、企業、鄉村資源,打造“1234”建設戰略目標,為鄉村發展注入教育與科技新動能﹔打造“稅校合作”模式、拓展實習基地、創建產業學院,搭建起校企深度合作橋梁﹔引導學生創業,推動“課程+競賽+孵化”三維體系,形成可復制的“高校+企業+農戶”協作模式,其打造的“小小新農人”培育項目,使大學生回鄉創業變為現實,讓“技能報國”精神在青年學子的心中傳承不息。

以賽促教出成果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的教師們將比賽中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全面融入課堂,項目式教學讓知識“活”起來,案例教學讓理論更接地氣,問題鏈教學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創新能力。在教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南洋學子在各類技能競賽中頻頻獲獎。在2025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南洋學子共獲得27個獎項。2023級大數據技術專業學生潘明城、翁世杰、楊超龍,在教師黃澤、孫立煒的指導下,獲得大數據技術開發(高職組)賽項一等獎。“黃澤、孫立煒兩位老師不僅是我們的導師,更像是並肩作戰的戰友。”談及指導老師時,團隊成員們表示,每當遇到難題,他們不會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我們分析問題、尋找解決路徑。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們受益終身。

未來,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將持續打造高水平、“雙師型”、實戰型的師資隊伍,為莘莘學子鋪設通往夢想的堅實道路,為莘莘學子未來提供更多可能。(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