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盲盒收祝福 廈門大學“畢業錦囊”贈予畢業生“最溫暖的鎧甲”

在送別2025屆畢業生之際,廈門大學精心推出一份特別的禮物——“畢業錦囊”。這份由該校法學院師生合力打造的法治禮包,融入了硬核法律知識與暖心祝福,既是一份帶有獨特校園記憶的畢業禮物,也是給初入社會的畢業生一堂“普法教育課”和“自律知行課”。
這款結合廈門大學元素設計的國風錦囊拓印著火紅開放的鳳凰花和廈門大學最古老的建筑——群賢樓群,顏值在線、底蘊豐富。打開錦囊,內有一份結合法律知識的錦囊妙計。圍繞不同法律主題和畢業祝福,此次共設計了十二款錦囊,形成了多樣化的盲盒,增加了畢業禮的驚喜與趣味。不僅如此,還特設隱藏款——含有廈大風景的反轉膠片:“四自”卡片,卡片上寫有“自新、自愛、自律、自強”的知行教育內涵,配圖是熟悉的校園風景,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發光,贈予畢業生一份別致的祝福和一份珍貴的校園記憶。
畢業生領取“畢業錦囊”
“如何把握普法的程度,既不淺顯又不晦澀?如何選擇普法的內容,對畢業生真正有所幫助?”法學院本科生、團委宣傳中心沈家樂分享了在參與設計錦囊時最初的考慮。“當文案寫到‘租房陷阱’的時候,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真實的朋友。他們或許真的會因為一份合同吃虧……我寫得慢,希望這份小小的提醒,能在未來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幫他們避開一點傷害,多一份安全感。”
法學院研究生、中國式現代化法律文化傳播學社李宇翔談到了自己作為青年法律人對公共責任的理解:讓法律走出書齋,走入日常。
“執筆普法錦囊文案,仿佛用筆尖再次觸碰了四年時光。一字一句,是我與校園時光最深情的告別,也是對同窗情誼最真誠的禮贊。”參與錦囊設計的法學院畢業生閆牧歌有感而發,希望能運用自己所學,寫給“剛剛走出校門的自己”,也寫給每一位即將奔赴新生活的同齡人。
畢業生領取“畢業錦囊”
“畢業錦囊”並不宏大,卻足夠貼心。“畢業了,你可能准備租房獨立生活,但要記得核租約、明權責”“你可能會嘗試投資理財,但要注意非法集資常以高息誘惑”“你可能會在網絡上沖浪,但要記得陌生鏈接不輕點,熟人借錢先確認”……錦囊妙計裡一則則生活場景背后,是一條條經過挑選與轉譯的法律建議。“這份錦囊將晦澀法條化作生活的實用叮嚀,讓法治思維隨行在他們初入社會的每一步。這不只是知識接力,更是價值烙印。就讓我們這份詩意與實用兼具的祝福,踐行‘授業解惑,護你遠行’的師者心願!願畢業生們懷揣這份‘法’的光芒,照亮人間正道,行穩致遠!”法學院教授鄭金雄說。
“希望在學生成長的每個節點,都有法的陪伴與呵護。”法學院黨委書記何麗新談及推出錦囊的初衷。或許成長的路上沒有妙計,送給畢業生的這份錦囊,不只是為了講述某個法條,更是希望畢業生們樹立起明晰底線、知法守法的意識。
“畢業錦囊是學校自律教育的生動載體”,學生處處長洪春生說:“希望畢業生在初入社會時,能把規則意識從‘知識記憶’升為‘價值認同’,修身正行、自律前行。”
畢業典禮現場
這場別開生面的法治宣傳也開啟了廈門大學“青春節點式”普法的探索之路。未來,該校還將結合“18歲成人”“實習實踐”“求職工作”等人生階段,打造不同主題的定制化普法活動,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推動法治精神與自律意識走進青年心裡。(文/圖 廈門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