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黨建引領 走出發展新路徑

廈門自貿片區將黨建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走出一條黨建與改革發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徑。圖為廈門自貿片區航拍圖。記者 王火炎 林銘鴻攝
龍驤鑫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廈門自貿片區供圖
廈門自貿片區黨組組織黨員參加獻血活動。廈門自貿片區供圖
廈門自貿片區自2015年成立以來,始終將黨建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機制創新、人才培育、干部鍛造和組織建設,走出了一條黨建與改革發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徑,為片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創新機制 筑牢黨建主心骨
廈門自貿片區設立片區管委會黨組,明晰黨組與管委會職能職責和責權關系,突出黨組在研究自貿片區重大發展戰略、產業規劃、干部管理等方面的領導作用。同時,片區探索實施“大黨委”領導模式,陸續理順駐區機關、非公企業等的黨組織隸屬關系,將駐區稅務等機關的黨組織納入機關黨委領導,成立非公企業黨委、黨總支和行業支部,不斷強化黨組在廈門自貿片區治理中的領導和核心作用。
針對片區內黨組織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著力打造以黨組為領導,各下屬黨委為支點,以黨總支為軸線牽頭負責,各黨支部為基點的“大黨建”工作格局,探索“互聯網+支部”、非公黨建網格化分塊管理等工作機制,完善對上對下的溝通反饋機制以及平行組織的共建交流機制。“以前企業遇到問題,得跑多個部門,現在通過黨建共建機制,問題更快解決。”蝌蚪生態空間聯合黨支部書記洪志偉感慨。
聚才引智 激活發展動力源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廈門自貿片區率先在全省開展航空維修、集成電路產業職稱改革試點,打破傳統評審模式,以“業績+能力”為導向,讓人才評價更精准、更高效。
“職稱評審讓我看到了進步的通道。”廈門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維修部組長陳強斌表示。2023年陳強斌成功在廈門自貿片區獲評航空維修產業工程師職稱。
廈門自貿片區還出台17條人才新政,涵蓋引才、育才、創新創業等全鏈條支持,並設立市外國人才服務站(自貿試驗區分站)和廈門自貿片區國際留學人員創業就業基地(留學生創新創業實習基地),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
在兩岸融合上,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推進兩岸三創基地建設,舉辦創業培訓、線上直播、政策申報輔導、創新比賽等活動,加快導入行業、科技、創業、融資等相關信息。
鍛造鐵軍 錘煉干事硬本領
近日,廈門自貿片區啟動2025年海內外專才公開招聘,以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廣納天下賢才,此舉有望為自貿試驗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不看編制看能力,不論資歷論貢獻。”廈門自貿片區打破傳統用人模式,面向全球高薪招聘聘任制公務員,並創新“政府主導+第三方評估”的選拔機制,確保人崗相適。
廈門自貿片區還注重干部培養,充分利用公務員招考、接收博士選調生、事業單位招聘等途徑,把政治上合格、專業能力強、有培養潛力的干部選進自貿委干部隊伍。持續接收機關、高校、國企等干部到自貿委挂職,有力促進優勢互補、推動資源共享。
此外,廈門自貿片區依托高山黨校、閩粵贛邊區廈門市委機關舊址等紅色資源,利用革命舊址、博物館等開展模擬式、體驗式教學。
強基固本 分類施策強堡壘
非公企業黨建是廈門自貿片區工作的重點。為主動適應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發展的形勢需求,廈門自貿片區按照“行業相近、區域相鄰”的原則,分類施策,扎實推進“兩個覆蓋”工作﹔大力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鼓勵提倡企業中出資人、高管兼任企業黨組織書記。片區還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與涉企部門黨組織常態化對接交流機制,動態組織非公黨組織與駐區機關聯手開展以“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為主題的共建活動,充分發揮好機關黨建優勢。
廈門自貿片區加大專兼職黨務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發揮黨總支、黨支部紀檢委員作用,加強黨員干部管理監督,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發展黨員工作,始終把牢政治標准,嚴格發展程序,對發展對象進行深入系統的培養教育。
亮點——機關黨建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黨支部:服務港口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深化片區改革創新,服務港口高質量發展。
該黨支部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推動港區綠色低碳發展,“打造象嶼零碳綜合保稅區”入選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典型案例,聯合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局等部門印發《2025年廈門港口航運綠色轉型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廈門跨境貿易指標評估位居全國前列,口岸成本降至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整合“關、港、航、貿”資源,形成九大服務板塊,實現“一個平台、一次申報、一次辦結”,大幅提升通關效率。在服務群眾方面,該黨支部深化“益企服務”,提升企業滿意度。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注冊企業2.27萬家,用戶超22.85萬,2024年業務量達2.06億票,用戶滿意度超95%。數字口岸平台上線211項創新應用,提升企業效率50%,年節約成本1.5億元。海上運輸“單一窗口”推出業務申報、港口動態等5個板塊101項功能。在黨建引領方面,該黨支部打造“e路先行、規建先鋒”品牌,通過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責任擔當,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數字化促進局)黨支部:深化改革創新
廈門自貿片區經濟發展局(數字化促進局)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該黨支部主動對標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推動12項關鍵政策落地實施,創新推出9項全國首創舉措。其中,“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絲路海運”新模式入選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6項創新經驗獲全國推廣。在開放合作方面,該黨支部著力暢通國際物流通道,新開通多條國際貨運航線,持續優化跨境電商對台快線服務。推動大宗商品供應鏈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助力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在創新驅動下,片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4.3億元躍升至236.7億元,象嶼保稅區等首次躋身全國A類。在產業發展方面,該黨支部聚焦重點產業培育,推動航空維修、文化貿易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航空維修業營收突破160億元,進出境維修飛機數量常年位居全國第一﹔文化出口基地綜合評價連續兩年位居功能區類全國第一﹔漿紙、PTA等供應鏈業務保持全國前列。同時,積極培育綠色經濟新動能,打造了一批國家級綠色工廠和創新型企業。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財政和金融服務局黨支部: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財政和金融服務局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金融創新,精准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在服務發展大局上,該黨支部深化金融創新,以“財政+金融”組合拳推動片區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對台金融合作,聯合廈門市委金融辦、廈門市証監局將全國首個兩岸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落地廈門自貿片區,推動兩岸交易所互聯互通﹔全國首創台胞人臉信息金融服務落地廈門自貿片區﹔全國首創“兩岸通保”專案並給予保費補貼﹔設立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台資和航運物流企業融資增信基金﹔同時,爭取並獲批離岸轉手買賣免征購銷合同印花稅,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爭取並獲批QFLP試點,創新“一體兩翼”母基金體系,推動基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優化企業服務上,該黨支部強化財政支持,持續加大政策供給,推動惠企資金“免申報、快兌現”﹔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定期組織政銀企對接會、政策宣講會、投融資對接會等,搭建政銀企對接橋梁。在黨建引領上,該黨支部探索“黨建+金融”模式,推動私募基金與廈門“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度融合,專業打造自貿國際基金港和古地石基金小鎮,開展引導基金聯合投資和基金聯合招商,聚合各類型金融機構,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點擊——非公黨建
全球物流(廈門)有限公司黨支部:物流發展譜新篇
全球物流(廈門)有限公司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該黨支部以理論學習為抓手,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強化思想引領﹔與稅務、海關等部門共建,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該黨支部打造“家”文化,開展文體活動,建立關懷機制。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設立“黨員先鋒示范崗”,黨員帶頭攻堅克難,助力公司業績十年增長十倍。同時,該黨支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組織慈善義賣、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展現企業擔當。
廈門現代碼頭有限公司黨支部:共建共享促發展
廈門現代碼頭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和力量凝聚作用,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先后助力公司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福建省安康杯先進單位”等榮譽,該黨支部也獲評“廈門市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該黨支部創新實施“5+N+X”聯動機制,以五項規定動作夯實黨建基礎,多維度關切職工需求,構建黨建共同體,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基層黨建新格局。該黨支部通過建立“黨建+業務”融合、先鋒模范、警企聯動三大機制,設立黨員示范崗和責任區,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數百萬元。該黨支部注重陣地建設,打造500平方米的共享職工之家和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國防教育、廉政警示等主題活動,強化黨員使命擔當。
同時,通過黨工共建組織文體活動,搭建多元溝通平台,促進企業與職工良性互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龍驤鑫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黨建與科創深度融合
龍驤鑫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龍驤鑫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該黨支部通過“三會一課”、黨員先鋒崗等載體,將黨的先進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組建“黨員質量監督小組”嚴把產品質量關,同時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在科技創新方面,該黨支部引領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形成多項核心技術專利。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聯合攻關,企業技術實力持續提升。在廈門自貿片區政策支持下,該公司建立了先進實驗室體系,在研發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 曾秋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