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讓孩子在“家門口”快樂成長  廈門加快建設兒童友好城市

2025年07月03日17:01 |
小字號

7月1日,廈門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衛花接聽市政務熱線12345,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與市民進行交流,回應關切、答疑解惑。

接聽市政務熱線

接聽市政務熱線

據悉,兒童友好城市是指在城市規劃和公共服務中充分考慮兒童的需求,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擁有安全、快樂、有趣的成長空間。從社區裡的滑梯沙坑,到彩色斑馬線、童趣圖書角、兒童候診區,都是“兒童友好”的體現。

作為全國第二批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城市之一,廈門堅持“以兒童為中心”的理念,在頂層設計上注重“本地化+創新性”,率先全省推出兒童友好城市Ⅵ視覺形象系統、主題曲、小程序等一系列“接地氣”的配套內容。

去年,廈門完成首批20個兒童友好示范社區,覆蓋城市核心區、城中村等多種類型。今年,廈門加快推進第二批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工作,計劃在全市185個社區推廣兒童友好理念,其中25個將作為重點示范社區,並重點打造思明區廈港街道、湖裡區禾山街道兩個兒童友好街區。

兒童友好示范社區

兒童友好示范社區

兒童參與是廈門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今年6月1日,廈門市婦聯首次聘請兒童觀察員“上崗”,孩子們從自身視角出發,提出許多有趣又實用的建議,如設置彩虹發光斑馬線、滑梯遮陽棚、醫院兒童候診區等。許多建議已經被實際採納,真正做到“童聲有回應”。

兒童友好觀察團

兒童友好觀察團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是跨部門、跨領域系統工程。廈門建立由發改、教育、婦聯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兒童工作納入城市發展整體布局。同時,市婦兒工委辦聯合社會組織、志願者等多元力量共建兒童友好服務,現已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兒童有聲”的良好氛圍。

如今,廈門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正從“設施建設”邁向“治理優化”的更深層次。廈門市婦聯等單位持續打造多維兒童友好空間,如外圖書城的“閱讀空間”、海上世界的“成長空間”、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生態空間”等﹔市教育局確定151所兒童友好學校,市衛健委打造兒童友好醫院,市政園林局推進143個公園適兒化改造……一個全齡覆蓋、全域滲透的兒童友好生態已初具雛形。(文/圖 廈門市婦聯)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