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三明醫改經驗的“龍岩實踐”:讓群眾更有“醫”靠

李昌乾
2025年07月07日10: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龍岩市第一醫院,心梗患者從入院到血管開通時間比國家標准提前半小時﹔在龍岩人民醫院(新羅區總醫院),“雲巡診車”開進282個行政村(社區),截至2024年累計服務群眾17.5萬人次﹔新羅區西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產后媽媽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對一”無痛通乳服務……這些多級協同、全域覆蓋的惠民實效,正是福建省龍岩市以清單式推廣、全域化發展深化三明醫改經驗的生動詮釋,讓健康福祉在閩西大地可知、可感、可及。

近年來,龍岩市以市域為單元,因地制宜,清單式、全域化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系統構建“黨政主導、公益導向、四級聯動”的醫改推進體系,推動三明醫改經驗在閩西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群眾改革獲得感、就醫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持續增強。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福建省深入推廣“三明經驗”深化醫改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龍岩市舉行。會上,龍岩市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分享了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過程中的實踐與成效。

黨政主導,協同聯動:讓醫改政策“落地有聲”

醫改是一項系統工程,龍岩市始終堅持黨政主導,凝聚各方力量。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醫改”工作機制,將醫改納入各級黨委“一把手工程”,形成“黨政主導、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的全域推進模式。市、縣兩級在黨委深改委框架下成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項工作小組,高位統籌推進醫改工作,為醫改注入強勁動力。

福建省九市一區、省直有關部門等醫改工作單位、醫療衛生機構、醫改研究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在龍岩市第一醫院實地調研。人民網 李昌乾攝

福建省九市一區、省直有關部門等醫改工作單位、醫療衛生機構、醫改研究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在龍岩市第一醫院實地調研。人民網 李昌乾攝

這一機制在龍岩市第一醫院得到充分體現。醫院推行“黨建+學科業務”深度融合,把“支部建在科室上”,48個黨支部覆蓋全院科室,21場臨床醫技科室“把脈式”調研破解120項醫療堵點,300多場“黨員回老家”義診服務5萬群眾。同時,龍岩市第一醫院落實“藥價保”集成改革,政府主導28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該院共有2164項,新增120項惠民項目。同時,該院DIP(按病種分值付費)入組率從2021年的99.6%提升至2024年的100%,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從2020年的25.86%增至2024年的33.14%,這意味著醫院靠藥品賺錢變少,老百姓就醫負擔減輕。此外,醫院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實現人均水、電能耗較2021年分別下降11.2%和18.5%,省下的資金化作惠民紅利——實現超聲檢查當日清零、磁共振48小時完成的承諾,讓患者告別“檢查長跑”,患者就醫體驗不斷優化。

在新羅區醫共體中,改革紅利同樣惠及群眾。2020年,以龍岩人民醫院為牽頭醫院,成立新羅區總醫院(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領導挂鉤聯系數個基層分院,其中3名院領導兼任分院院長,確保政策執行貫通到底。同時,總醫院統籌20家醫療機構(1家區中醫院、1家區婦幼保健院、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11家基層衛生院),打造“一街道一中心、一鎮一院”的15分鐘醫療服務圈。近5年來,醫共體內患者門診和出院患者次均費用均下降,門診次均費用由2020年238.4元降至2024年198.9元,住院次均費用由2020年7243.8元降至2024年5737.4元,為群眾就醫“減負”。

龍岩人民醫院(新羅區總醫院)“雲巡診車”開展基層醫療服務。龍岩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龍岩人民醫院(新羅區總醫院)“雲巡診車”開展基層醫療服務。龍岩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資源下沉,服務升溫:讓群眾看病“省心省力省錢”

龍岩市以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契機,著力構建“市優、縣強、鄉活、村穩”的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在市級層面,打造龍岩中心城區醫療高地,出台意見明確中心城區公立醫院功能定位,推動差異化發展。如龍岩市第一醫院的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衰中心三大國家級認証平台形成覆蓋全域的“黃金急救網”,近五年來急救性心梗患者3000余例,搶救成功率提升至98.7%。醫院還柔性引進知名專家團隊,如整制引進生殖醫學沙愛國團隊,實現生殖醫學技術高位嫁接,已在全域誕生600多個“試管寶寶”。

龍岩市新羅區區域影像遠程診斷中心通過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加快醫共體建設,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地。人民網 李昌乾攝

龍岩市新羅區區域影像遠程診斷中心通過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加快醫共體建設,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地。人民網 李昌乾攝

在縣域層面,龍岩強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域7個縣(市、區)成立實體化總醫院,全面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如龍岩人民醫院(新羅區總醫院)近三年累計為分院衛生技術人員開展業務培訓12期,覆蓋1378人次﹔免費接收基層分院專業技術人員進修145人,有效補齊分院專業技術短板。推動“一院一品”建設,如雁石分院建成血透室,極大方便該區域及周邊尿毒症患者就醫,年服務超過3000人次,為患者節約資金100萬余元。通過“百名醫師下基層”行動,132名專家常年駐點幫扶,2024年開展診療服務2.5萬人次,全市基層診療量佔比提升至61.92%,位居全省前列。

西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美容皮膚科讓愛美需求落地社區。龍岩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西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美容皮膚科讓愛美需求落地社區。龍岩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在社區層面,龍岩市以“強網底、優服務”為核心,通過特色科室創新,推動居民健康需求“家門口解決”。例如,西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敏銳捕捉居民需求,打造了五個特色科室,包括:龍岩首個基層兒童康復科,成立2年以來已幫助1500多名兒童康復,有效率90%,讓父母告別奔波﹔產后康復科呵護寶媽隱私與健康,累計服務3萬余名寶媽﹔失眠專科成立一年多以來接診6000余人次,治療有效率達85%﹔美容皮膚科則讓愛美需求安心落地社區﹔中醫小兒推拿科的“健康魔法師”為2000多名挑食、生長遲緩兒童調理脾胃。特色科室帶動門診量年均增長4.26%,實現“小病在社區解決”。

迢迢醫改路,漫漫民生情。從三甲醫院的“生死時速”,到縣域醫共體的“資源下沉”,再到社區醫院的“特色服務”……龍岩市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征程中,以黨政主導為舵,公益導向為帆,堅定不移地朝著讓群眾享受更優質、更高效、更便捷醫療服務的目標破浪前行,讓閩西百姓真正感受到“健康,就在家門口”。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