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以民為本踐初心 實干爭先繪藍圖

面對校園餐這一牽動家家戶戶的“關鍵小事”,同安區以專項整治為切口,全面發力、精准施策。圖為井然有序的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食堂。同安區教育局供圖
Y805線蓮花鎮廟村道路改造后,成為串聯山上山下的重要通道。同安區住建和交通局供圖
為人民謀福祉,是發展的根本出發點,也是社會事業的最終落腳點。
以鐵的作風抓落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堅持聚焦主題學、深入剖析查、針對問題改﹔以實的舉措促成效,針對關鍵環節和問題易發多發領域開展集中整治,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工作靶心﹔以拼的精神暖民心,謀劃為民辦實事項目共9大類42個,聚焦基礎設施、鄉村振興、社會保障等民生熱點,回應社會關切……當前,廈門市同安區持續推動社會事業穩中有進、惠民成效加速顯現,切實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果的第一標准。
理念轉化為行動,目標落腳於民心。今年來,同安區深入開展“經濟發展再提質”“城市管理再提升”“基層治理再提效”“工作落實再提標”活動,勾勒出富美新同安愈加可感可及的幸福圖景。
刀刃向內
以優良作風凝聚發展動能
從“多次入企”到“無事不擾”,從“多頭重復交叉查”到“事先告知精准查”——對扎根同安的企業而言,執法規范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讓他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輕裝上陣、大展身手。
今年來,同安區全面開展行政執法主體、行政執法人員、行政檢查事項清理,制定並公開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182項、“無事不擾”清單5項和企業“白名單”185家,從源頭上減少涉企行政檢查。
“我們主動遵循‘無事不擾’‘無據不查’‘干擾最小化’‘包容審慎’等原則,防止出現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無依據檢查的不當行政執法行為。”同安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編制匯總形成《同安區2025年度“綜合查一次”檢查計劃》,列出14個檢查事項,擴展檢查事項清單覆蓋面,避免部分領域存在不同部門重復檢查的情形,切實做到“綜合查一次”。
同時,通過組建同安區委學習教育工作專班,該區按照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等分類推進相關主題學習教育,並建立歸口指導、定期調度、隨機調研三項機制,推動全區形成高度重視、層層落實的良好局面。
當下,同安區黨員干部優良作風正進一步轉化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具體實踐。目前已集中選派63名干部服務鄉村振興、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等基層一線,同時成立“區委常委+業務骨干”的區委專項行動督導組,創新“督導+服務”機制,深入開展“督幫促”,推動喜力二期用地等一批項目實現“二次提速”。
以學習促提升、以激勵促實干,同安著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扎實、敢於擔當、善於攻堅的干部隊伍。接下來,將以新出台的《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爭先進位十條措施》為抓手,持續釋放干事創業的正向激勵效應。
精准發力
以專項整治擦亮民生底色
群眾關注的,就是整治的方向﹔問題集中的,就是改革的重點。面對校園餐這一牽動家家戶戶的“關鍵小事”,同安區以專項整治為切口,以“舌尖上的安全”為目標,全面發力、精准施策,持續擦亮民生底色。
濱城中學通過“一生一檔”,個性化服務過敏學生,例如為雞蛋過敏者提供豆腐以補充蛋白質,兼顧營養均衡與口味需求﹔西湖學校創新校外供餐“一三六”管理模式,讓家長成為“食安抽檢員”,推動“家校企”聯合守護校園食品安全……在同安,共有52所中小學採用食堂供餐或校外供餐,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校園餐”管理模式。
“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安不安全,是家長們最關心的民生大事。”同安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同安區將學校校外供餐企業遴選主導權交給家長,隨機抽取用餐學生家長的10%作為家長代表,全權票選供餐企業,全過程遵循規范、公開、透明的原則。不僅如此,該局創新開展“定期會商”“三級檢查”和“部門聯合陪餐、局領導陪餐、校領導陪餐、家長陪餐”四級陪餐等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多方人員與學生一同在校用餐,並當場收集師生意見,及時優化流程與服務。
“一老一小”關乎千家萬戶福祉,把目光從孩子轉向老人,同安區同步推進養老服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面對全區7.8萬老年人口、6家養老機構、77個農村幸福院和66個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服務現狀,同安區管住“錢袋子”,開展涉老資金收支管理情況專項審計工作﹔守牢“安全線”,針對養老機構消防、食品等重點,累計整改安全隱患256項﹔做細“暖心事”,開展農村幸福院和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質量評估,通過入戶探訪、心理輔導、助餐助潔等形式,讓服務直達最需要的群體。
從校園的食品安全,到養老的貼心服務,同安堅持把民生事“置頂”來辦。同安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清單化、項目化推進7個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讓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整治成效。
全面覆蓋
以民生項目溫暖百姓心田
民生項目連著百姓心頭事,辦好一件,溫暖一片。
近日,一條蜿蜒而平整的山路引來村民點贊:泥土路變水泥路,更改變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舊日情景。這條路是Y805線蓮花鎮廟村道路改造工程,全長約1.8公裡,不但鋪上了混凝土路面,還改造邊溝、增設護欄,整體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性與安全性。同安區住建和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新路不僅方便廟村村民日常出行,也為鄉村旅游引流打開了口子,成為串聯山上山下的重要通道。
翻開同安區2025年區委和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像這樣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的民生項目不在少數——蓮花鎮窯市村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播撒“希望的種子”,汀溪鎮人飲工程改造提升工程、蓮花鎮人飲管道維修工程讓村民喝上“放心水”。
不僅如此,為民辦實事的觸角深入同安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城南校區、廈門市梓陽學校、中海花灣配套幼兒園等教育基礎配套加快落地,為孩子撐起成長藍天﹔適齡女性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免費接種、公共場所配置AED裝置、群眾性應急救護公益培訓同步展開,持續提升醫療水平﹔美林街道日間照料中心、職業技能提升工程、“黨心暖民、同享360”服務類社會救助品牌有序推進,織密社會保障網絡……
一樁樁實事,傳遞民生溫度﹔一個個項目,夯實幸福底座。據了解,同安區為民辦實事項目9大類42個項目,涵蓋鄉村振興、教育醫療、養老托幼、就業培訓、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安全、交通治理、文化事業等民生熱點和社會關切。同安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通過這些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以敢拼敢闖、務實擔當的作風確保每一項民生工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鄭素描 楊心亮 李清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