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e評丨福建開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成效明顯受企業稱贊

“一些賬號長期盯著知名品牌捏造質量問題等博取眼球和流量,嚴重侵害品牌聲譽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我們企業遭受很多‘自媒體’編造的不實信息的影響,抹黑了企業形象,讓我們消耗大量人力精力進行自証。”
近年來,部分媒體、網站平台和“自媒體”違法違規發布傳播涉企網絡不實信息,嚴重干擾福建省企業正常經營,破壞福建省營商網絡環境。
為更好地服務保障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實施,打造一流營商網絡環境,在中央網信辦綜治局指導下,福建省委網信辦會同省發改委、省公安廳自2月6日起聯合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
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福建各地網信部門通過精准化摸排梳理,梳理重點服務企業900余家,一對一服務企業,深入解決企業難題,共協調處置相關違法違規信息78萬余條,關閉相關違法違規賬號14萬余個。
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公安廳在福州召開深化開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推進會。
“深化開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專項行動,對企業來說,如同一場及時雨。”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說,此前,“自媒體”通過矩陣式傳播,對安踏集團實施多次惡意詆毀,“張冠李戴”誤將其他服飾品牌的產品歸為安踏品牌,對個別消費者的單方面評價進行片面引用和解讀,捏造事實,嚴重誤導消費者,對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泉州市委網信辦與安踏、恆安、九牧等11家民營企業建立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直聯點,實施“一企一專班,一案一研究”策略,“全天候”“點對點”做好服務保障,針對虛假不實信息時有出現、網絡侵權舉証難度大等痛點難點,指導安踏、九牧、恆安、南威等上市企業建立“應對網絡侵權信息協同工作機制”,打通企業內部公關、法務等部門職能,摸索形成一套覆蓋監測、研判、取証、舉報、跟蹤的全流程網絡侵權信息處置工作閉環。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發布涉泉州民營企業侵權信息的113個違規賬號分別予以禁言30天和階段性禁言處置,199條違規視頻被下架,3207條相關侵權信息被清理。
泉州市委網信辦針對企業痛點難點,指導安踏、九牧等重點企業建立“應對網絡侵權信息協同工作機制”。
李玲表示,在泉州網信部門的直聯指導下,安踏集團搭建多方、內外部協同工作機制,成立侵權信息處理聯合專項小組,形成監測、研判、取証、舉報、跟蹤的閉環。截至2025年6月10日,通過安踏集團對於涉企侵權信息的舉報,已有769條被清理處置,自主舉報成功率達90%以上。
專項行動既解決了一些長期困擾企業的網絡“牛皮癬”難題,也為上市關鍵期企業提供了有效保護。對此,處於上市關鍵期的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深有感觸。
“之前一些‘自媒體’片面、歪曲解讀我司財務報表、股東結構、業績增長等公開信息,誤導投資者和社會公眾。不良信息對我司正常推動上市造成不利影響,讓我司疲於應付。”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
莆田市委網信辦建立覆蓋104家企業服務台賬,組建部門工作專班,舉辦百企培訓會,圍繞企業網上維權的難點、堵點制定《涉企侵權網絡信息舉報投訴指南手冊(企業版)》,向屬地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政策宣傳和服務指導。
“福建各級網信部門深入我司召開座談會,傾聽公司在推動上市過程中的困難和需求,請福建省委網信辦專家到現場一對一指導,幫助我司應對處置不實虛假、惡意抹黑等侵權負面信息。”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福建網信部門助力公司逐條下架了173條侵權網絡信息,為企業上市營造了清朗有序的網絡空間和網絡環境。
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公安廳會同莆田市委網信辦赴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召開座談會,開展“一對一”政策宣傳和服務指導。
莆田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李曉斌表示,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莆田市委網信辦主動聯系動員企業104家,建立“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企業聯系群,設立涉企舉報受理綠色通道,已累計清理處置涉企侵權網絡信息299條,為屬地重點企業正常經營營造了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
深入優化營商網絡環境,要著力建立長效機制。據了解,下一步,福建省各級網信部門將在總結專項行動經驗基礎上,建立涉企網絡侵權信息監測、研判、處置、曝光全鏈條工作機制,形成長效治理模式,固化工作成效,持續優化營商網絡環境。(記者 黃鈺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