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漳州南靖和溪鎮坂場村:打好“組合拳”  涵養文明風

2025年07月10日17: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漳州市南靖縣和溪鎮坂場村村民小呂在村裡舉辦婚禮,婚禮現場簡朴卻溫馨:家門口豎立著喜慶的紅色拱門,餐桌上擺放著紅糖湯圓,親朋好友們歡聚在一起,品嘗著湯圓,向新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彩禮降了,婚宴簡單操辦,減輕了負擔,但親情鄉情一點沒少。”小呂父親的話道出了村民們的共同心聲。這正是坂場村深入開展文明鄉風取得建設成果的生動縮影。

今年,坂場村被列入漳州市文明鄉風建設爭先創優實踐村后,村“兩委”積極行動,組織村民代表重新修訂村規民約,使之既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切合新時代鄉村發展實際。鎮村干部通過入戶宣傳、發放傳單、村廣播和宣傳欄等多渠道,廣泛宣傳村規民約,倡導文明新風。同時,村裡還調整充實紅白理事會,以村規民約為依據,對婚喪嫁娶的規模、標准進行規范,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鋪張攀比之風。在持續引導下,村民觀念逐漸轉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觀念深入人心。

移風易俗是坂場村文明鄉風建設的關鍵抓手之一。除此之外,村裡還深挖紅色資源,筑牢文明根基。

作為原南華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所在地,坂場村全面修繕革命遺址,建成紅色文化廣場和革命史跡陳列館,生動展示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這些珍貴的紅色資源,如今已成為村民的精神坐標。

“我常帶孫子來這裡,給他講革命故事,希望他學習先輩艱苦奮斗、英勇無畏的精神。”村民林國民說道。

當地的紅色資源還轉化為發展新動能,“紅色游”“鄉村游”“研學游”深度融合,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學子前來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

為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坂場村精心烹制“文體大餐”。傳統節日的文體活動已成為慣例,籃球場上常常青春躍動,村民自編自演的歌舞總是傳遞著歡聲笑語。文化活動室與農家書屋則成為村民日常的“充電站”:定期舉辦的農技和手工藝制作培訓,提升了村民致富技能﹔涵蓋黨的理論、農業科技、文學藝術的各類書刊,為村民打開知識之窗。村民林慶淋表示,在書屋裡,他既了解到黨的政策,也學到了種植花卉的技能。

移風易俗樹新風、紅色文化固根基、文體活動匯活力,坂場村多措並舉培育文明鄉風,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與歸屬感。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揚山表示,下一步,坂場村將持續深化文明鄉風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充沛的精神動能。(蘇海森 李小琴 陳宇軒)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