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5年海峽兩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動在廈門閉幕

2025年07月11日10:12 |
小字號

7月10日,2025年海峽兩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動在集美大學航海學院閉幕。通過2天的交流活動,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名航運界人士、專家學者和青年代表進行了航海領域的文化交流、產業對接和人才互動。

據悉,作為第十七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之一,本次交流活動內容豐富,亮點紛呈。來自海峽兩岸相關協會代表、高校專家學者、航運企業負責人等聚焦“同心領航未來”主題,重點圍繞航海文化傳承、航運經濟合作、船員產業發展、民間搜救協作、航運綠色智能轉型等展開對話,深入探討兩岸航海領域合作的新機遇與新路徑,為兩岸航運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活動現場設置航海文化展覽,通過溯源兩岸航海文化,呈現攜手合作歷程,展望航運發展未來,勾勒出兩岸血脈相連、融合發展的立體圖景。

活動期間,嘉賓們乘船參觀廈門港,近距離感受現代化港口建設和海上通航環境管理水平,並登上建設中的廈金大橋(廈門段)施工平台,觀摩海上搜救應急演練,通過落水人員搜救、傷員轉移、船舶消防滅火、溢油圍控清除等科目,沉浸式體驗海上救援的迅速、精准和安全。台灣中華搜救協會工作人員表示,“現場觀看搜救的完整過程,對空中、海上的專業搜救人員以及新穎的救援裝備印象十分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活動的兩岸青年們不僅體驗了南音、木偶戲等閩南特色,開展了文藝表演等聯誼活動,還通過體驗集美大學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學打水手繩結等開展航海技能交流。“這次交流活動非常有意思、有內涵。”有台灣青年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一起交流媽祖文化,切磋航海技術,真正體會到‘同舟共濟’的航海精神。”

集美大學航海學院院長楊神化表示,海峽兩岸的航海文化交流承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認同,傳承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航海精神,此次活動促進了兩岸航海教育、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文化傳承等領域的深度交流。作為中國航海教育的搖籃之一,集美大學始終致力於推動兩岸航海人才的培養與學術互動,期待未來能進一步深化合作,以智能牽引、數據賦能,培育航運新質生產力,為傳承航海精神、建設海洋強國、實現航運強國、培養高素質航海人才隊伍貢獻兩岸智慧與力量。

據了解,本屆活動系首次舉辦,對於拓展兩岸航海領域交流合作新空間,探索航運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兩岸航運界攜手奔赴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的新征程具有現實意義。(林林 林昕昀 杜欣容)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