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煤炭礦石散貨碼頭如何蝶變“星級綠色港口”?

謝星宇
2025年07月13日09:0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巨型橋吊高效裝卸著煤炭與鐵礦石,卻不見粉塵飛揚﹔15萬噸貨輪安靜停泊,通過岸電接口汲取清潔能源,取代船舶燃油發電的轟鳴污染。

這是福建省首個獲得“星級綠色港口”稱號的公共散貨碼頭——福建華電儲運有限公司10∼11號泊位,綠色疏運比例達83%。今年上半年,超1000萬噸煤炭從羅源灣港區輸送往閩贛等地電廠,有力保障了區域工業生產和民生用能需求。

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福建省福州港口發展中心供圖

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福建省福州港口發展中心供圖

散貨碼頭歷來是港口的排放“大戶”。礦石煤炭裝卸粉塵、柴油機械尾氣、船舶靠港燃燒重油釋放的硫氧化物等,是港口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服務鋼鐵產業集聚和煤港電一體化發展的羅源灣港區,如何從傳統大型散貨碼頭蝶變“星級綠色港口”?

“系統性推進綠色升級,智慧化管控是核心。”福建省福州港口發展中心羅源灣港務站站長傅勇明道出關鍵,通過實施能源與環保一體化管控、優化清潔能源結構、開展植樹造林生態修復三大舉措,顯著降低了港口作業粉塵與污染排放。

智慧賦能,打造一體化管控閉環。走進福州港羅源灣港區調度指揮中心,一塊智慧大屏清晰呈現著港區運行狀態。在生態環境與能源一體化管控平台上,環保監測、能耗數據實時顯示,構建起“監測—預警—處置—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

“比如平台監測到PM2.5數據超出指標,系統就會自動預警,技術人員將會根據情況採取處置措施。”傅勇明介紹,這個“智慧大腦”還深度聯動了智能碼頭操作系統、遠控岸橋、自動化軌道吊、裝載機無人清艙等操控設備,讓港口作業效率與安全顯著提升。同時,噴淋系統、防風抑塵網結合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實現全流程、動態化精准抑塵防控。

技術人員在調度指揮中心遠程操控船舶作業。人民網 謝星宇攝

技術人員在調度指揮中心遠程操控船舶作業。人民網 謝星宇攝

清潔能源,引領綠色轉型突破口。告別傳統能源依賴,清潔能源替代是核心路徑。岸電設施的普及讓船舶靠港期間的“零排放”成為現實。據了解,上半年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岸電接電量26.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1%,使用量大幅躍升。新能源機械全面應用,使港區作業噪聲降低30%,年減少柴油消耗超千噸。

生態修復,繪就港區綠美底色。讓“綠色”名副其實,華電儲運碼頭“可門綠洲”建成了港區綠色景觀線——融合景觀綠道、港口工業展覽、廢物利用景觀區,一個常年常綠的花園式美麗港區躍然眼前。

可門作業區的華電儲運碼頭“星級綠色港口”之路,是科技賦能生態、智慧驅動轉型的生動實踐,為傳統散貨碼頭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板,也映射著福州港向新逐綠的堅定步伐。據悉,7月初,30輛新能源牽引車在福州港江陰港區、閩江口內港區成功交付,預計每年可節約柴油1200噸,減少碳排放約3500噸,綠色作業體系加速形成。

作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引擎,福州港港口貢獻度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4年福州市港口經濟增加值達1996億元,佔全市GDP的14%。福建省福州港口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余賢順表示,福州港將持續聚焦樞紐能級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綠色智慧發展,大踏步邁向世界一流港口,在建設交通強國福建先行區和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中,展現更強擔當、貢獻更大力量。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