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林改足跡 賦能綠色振興
龍岩學院“林下之星”團隊赴武平開展深度社會實踐

7月13日,龍岩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林下之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福建省武平縣,開展以“探尋林改足跡、賦能綠色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沉浸式學習、產業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林改精神與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用青春視角解讀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在“全國林改策源地”——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林下之星”實踐隊走進“我有青山”主題館開展沉浸式學習。該展館通過詳實的歷史文獻、珍貴的實物照片及生動的講解,帶領隊員們重溫“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林改初心,沉浸式上了一堂“理論+實踐”的立體化思政課,深刻感悟改革精神的時代價值。
“希望大家用心感受林改精神,將所見所學轉化為助力林下經濟發展的實際行動。”實踐隊領隊老師何麗芳鼓勵同學們深入基層,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鄉村。
在捷文村千畝靈芝種植基地,實踐隊員近距離觀察仿野生環境下的靈芝生長狀況,並與大棚種植方式進行對比。隊員們深切感受到武平依托良好生態資源,走出的“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綠色發展之路,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
“捷文村的發展模式讓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踐隊員紛紛表示,要結合專業所學,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實踐隊員還深入當地靈芝種植大戶李建軍的生產基地,詳細了解靈芝種植的成本、周期、加工方式及經濟效益。李建軍從林改中受益、靠林下經濟致富的故事,正是林改釋放活力、點“綠”成“金”的鮮活縮影。
作為龍岩學院優秀實踐團隊,“林下之星”自2018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在武平林下經濟發展實踐中,林下之星團隊通過創建縣域公用品牌“梁野好品”,通過“品牌策劃+視覺設計+數字營銷”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為林改成果轉化注入青春動能。團隊主導設計融合武平山水基因的品牌LOGO體系,完成120余種農特產品的標准化標識設計與分級包裝升級,構建百香果、象洞雞等十大品類的品牌矩陣,推動品牌成功注冊並授權15家企業使用,實現從“產品”到“品牌”的跨越式發展。在數字傳播領域,團隊創新構建新媒體矩陣,運用短視頻、VR影像等技術打造“人情味+年輕化”傳播范式,既展現鄉土情懷又注入時代活力,使“梁野好品”品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成為林改釋放生態紅利的鮮活樣本。2024年,團隊以服務林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項目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省級銀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團隊成員表示,將繼續傳承並發揚“林下之星”精神,把課堂知識融入田間地頭,在實踐中錘煉本領,為綠色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廖璟翌 周珈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