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詔安:“北牛南調”打造集散新高地  “鏈式突圍”做旺產業“牛經濟”

2025年07月24日14:27 |
小字號

近日,在第六屆中國漳州(龍海)食品博覽會上,詔安肉牛產業首次以區域品牌形象亮相,向全國客商展示“北牛南調”戰略下的產業新圖景。

作為閩粵交界的熱鮮牛肉供應樞紐,詔安正加速構建從育肥、屠宰、冷鏈配送到餐桌的全鏈條體系。

產業根基:三大優勢托起“牛經濟”

詔安肉牛產業的崛起,源於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產業基因深厚。30年來,詔安人走南闖北開拓全國肉牛銷售網絡,形成覆蓋育種、屠宰、餐飲的完整生態。目前全縣擁有78家牛肉經營門店,日均消耗肉牛80頭,本地屠宰與外地調入互補的供需網絡日益成熟。

區位優勢突出。地處福州、深圳兩大消費中心400公裡輻射圈內,4小時車程、2小時無人機即可覆蓋閩粵熱鮮牛肉核心市場。本地冬季溫暖的氣候,更成為北方肉牛南下育肥、錯峰供應火鍋旺季的天然“緩沖區”。

創新模式激活潛力。通過“統建租賃”模式,由國企投資建設標准化牛場,企業隨時“拎包入住”。詔安特色產業創新院和菌草中心的成立,為產業注入科技動能,降低養殖主體前期投入風險。

項目攻堅:全鏈條布局加速落地

以南方肉牛集散中心為核心,詔安正構建“一核四區”產業矩陣。其中,“一核”即肉牛集散核心區,佔地4541畝,設計存欄肉牛5.89萬頭﹔“四區”即肉牛屠宰加工與冷鏈物流配送區、牛副產品再利用加工區、飼草料生產加工區、生物有機肥加工區,各區配套功能區同步推進。

育肥場建設領跑。總投資4.75億元的肉牛育肥場(一期)項目已完工,作為南方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目前已有4家企業簽約入駐5個單元,屋面光伏已並網發電。

屠宰加工場加速推進。位於工業園區金都片區的肉牛屠宰加工項目已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豐營(詔安)畜牧業有限公司將作為運營企業,開展肉牛屠宰分割等全產業鏈業務。

交易中心蓄勢待發。總投資3000萬元的肉牛交易中心已完成用地征遷及規劃設計,計劃今年8月開工。該中心將建設肉牛交易區、暫養牛舍區、草料倉庫區等功能區,為肉牛產業提供專業交易平台。

鏈式突圍:從“小散弱”到規模化閉環

詔安肉牛產業曾面臨“有市場無規模”的困境——雖然從業者眾多,但本地僅有4家規模牛場,存欄量僅5000頭。如今通過系統性破題,產業鏈條環環相扣。前端資源整合,與新疆木壘等地建立“養在木壘,銷在詔安”聯動機制,保障牛源穩定﹔中端科技賦能,育肥場為每頭牛配置6㎡活動空間,採用抬升式飼槽等精細化養殖技術﹔末端價值挖潛,牛糞轉化為有機肥反哺種植業,未來還將引入牛皮、牛角、牛內臟和牛血等深加工企業,實現“吃干榨淨”。

隨著肉牛屠宰場今年10月可投產、交易中心明年可投入運營,詔安南方肉牛集散中心將釋放更多產能。

下一步,詔安縣將持續優化項目服務保障,圍繞飼草供應、冷鏈物流等環節補鏈強鏈,同步推動餐飲品牌建設與文旅融合,讓“牛經濟”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游子楷)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