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學子走進廣東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科創賦能智造興 灣區聚力向未來

近日,“追尋領袖足跡 擔當強國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粵港澳大灣區示范實踐隊第一站來到廣州,深入鬆山湖科技館、東風日產和珠江鋼琴集團現代化制造車間開展調研,聚焦科技賦能,通過沉浸式工業探訪解碼灣區智造新范式。
實踐隊師生在鬆山湖科技館內體驗互動裝置
實踐隊走進鬆山湖科技館,親身體驗科技帶來的奇妙變革與沉浸式樂趣。從VR太空遨游的震撼到AI互動的智能便捷,從數學裝置的精妙運轉到科技游戲的寓教於樂,每一項體驗都讓隊員們直觀感受科技對認知邊界的拓展、對生活方式的重塑,以及對創新思維的激發。與AI福爾摩斯對話時,隊員們發現AI不僅能精准捕捉情緒,還能巧妙回應復雜問題,隊員蔡嘉茵感慨:“原來AI早已不是冰冷的代碼,它能理解人的心意,未來在教育、服務等領域將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難題。”
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久國在車間講授“行走的思政課”
在東風日產總部的生產車間,實踐隊隊員看到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機械臂精准作業,數字化管理系統實時監控著每一個生產環節,驚嘆於高效的生產節奏展現出智能制造的強勁活力。
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陳久國為隊員們帶來了一堂融入生產實踐的思政課。他結合企業發展歷程講道,東風日產的成長源於科技工作者與產業工人的創新拼搏,其堅守社會價值、推動行業進步的實踐,正是新時代奮斗精神與責任擔當的體現。他同時鼓勵隊員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以實干助力科技強國建設。隊員們在聆聽中不時駐足觀察生產細節,紛紛表示這樣的思政課讓理論知識有了具象載體,更深刻理解了個人成長與國家產業發展的緊密聯系。
實踐隊隊員、華僑大學馬來西亞籍學生張碧柔現場彈奏揚琴
作為中國樂器行業領軍企業,珠江鋼琴在樂器制造領域展現出科技賦能的成效。實踐隊隊員走進珠江鋼琴增城生產基地現代化制造車間,近距離感受智能產線與匠人匠心深度協同。期間,技術人員、集團工作人員分別介紹了珠江鋼琴將前沿科技與傳統工藝巧妙融合的鋼琴制造工藝,以及企業堅持自主創新促高端升級,致力於融合“互聯網+樂器制造”的發展歷程。
參觀期間,來自華僑大學的內地學生鄭燁軒、香港籍學生譚迪菲進行鋼琴演奏、馬來西亞籍學生張碧柔進行揚琴彈奏。中西樂器的交融,使隊員們仿佛置身於東西方音樂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科技與藝術在此交融,不僅推動鋼琴制造升級,更改變著音樂教育與消費模式,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生動范例。
馬來西亞僑生張碧柔說:“在鬆山湖科技館,AI圖像與音樂生成的互動讓我感受到科技與生活的緊密交織。在珠江鋼琴,我了解到鋼琴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制作流程。在東風日產,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先進的生產流程和科技應用。作為一名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這次實踐把課堂理論搬進現代化企業,使我對企業管理和資源配置有了更具體深入的理解。”
中國香港學生郭默妍說:“在鬆山湖科技館的參觀中,我了解到當今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與創新成果,這極大地拓寬了我的視野,也激勵我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探索、追求進步。在參觀珠江鋼琴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珠江鋼琴從廣州起步,扎根於中國大地,推動譜寫用音符之美賡續中華文脈的華美篇章。”(文/圖 華僑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