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成果轉化創造效益18億元” 廈門湖裡“全鏈條”護航企業“知識產權”創新

人民網廈門7月30日電 近日,第十屆廈門市專利獎獲獎名單揭曉,15項獲獎專利涉及智能電網、先進有色金屬材料、數字創意技術設備制造等產業領域。其中,湖裡區共有4家優秀企業的專利成果上榜,彰顯了區域強勁的科技創新實力。
據悉,此次四家企業獲得廈門市專利獎,是湖裡區創新動能澎湃、營商環境優化的一個生動體現。近年來,湖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鏈龍頭企業,從政策宣貫到維權指導,提供“全鏈條”護航,深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有力驅動了區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為有效培育和護航此類高價值專利,湖裡區市場監管部門從“靶向輔導”深挖潛力、“問診把脈”破解難題、“四定”工作法提質增效等方面著手,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助力企業通過創新成果推動產業升級,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例如,科華數據憑借其核心專利“電池裝置、供電系統及相關的控制方法”獲得本屆專利特等獎。據介紹,該專利解決了鋰電池安全風險、供電可靠性等難題,目前已規模化應用於多個大型智算中心供電系統,近三年來,此項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已創造了18億元的經濟效益,為我國智算產業的綠色、節能、高效發展作出貢獻。
不僅如此,除了積極組建專家服務團隊深入企業開展“一對一”指導,協助企業進行專利深度挖掘、戰略布局與全方位保護外,湖裡區市場監管部門還依托區知識產權維權工作站專家資源,針對企業在研發、轉化等遇到的知識產權難題組建“診斷小組”,量身定制專利布局策略,聯動法律服務機構提供專業風險評估,掃清轉化障礙。
此外,該區市場監管部門大力推行“定目標任務、定責任人、定完成時限、定反饋”的“四定”工作法,變“模糊管理”為“精准施策”,變“遠程指導”為“服務上門”,顯著提升了服務效能﹔通過定期開展知識產權政策宣講、組織“入企賦能”活動、專人提供戰略決策建議等方式,全力協助企業釋放專利價值,實現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
“以專利獎為導向,進一步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湖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區域創新服務,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張萌 阮腮媚 陳瓊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