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讓學習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從校園餐桌到排檔、烤肉店,從農村食品安全到民用水電氣“三表”爭議……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群眾揪心事、煩心事,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推進“校園餐”、居民水電氣、假劣肉制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等整治任務,圍繞兒童玩具以次充好、電子計價秤作弊、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等問題開展“守護消費”鐵拳行動,並針對旅游秩序、農貿市場、注冊登記等群眾關心實事推動建章立制,以行動詮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初心。這些舉措不僅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更通過制度創新、資源整合和標准、技術賦能,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讓群眾對學習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硬件軟件兩手抓
深化“校園餐”治理成果
校園食品安全事關師生身體健康,也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心。據悉,目前廈門市供餐的中小學有313所,其中,採用食堂供餐的學校202所、通過校外配餐的學校111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中小學食堂、校外供餐單位開展五輪全覆蓋“體檢式”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編印《食材驗收參考指南》《學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導手冊》,組織召開培訓會,壓實中小學“一把手”、食品安全總監責任。
為保障供校食材的品質,市場監管部門發起“鷺品守護校園”計劃,推動嚴於國標的“鷺品”食材進入校園大宗食材供應鏈,已惠及超30萬師生﹔全市中小學食堂全部納入廈門市“入市必登”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也已覆蓋全部中小學﹔開展“你點我檢”“每月一日查學校食堂”等活動45場次﹔開展全覆蓋抽檢,制定出台供校集體配餐、大宗食材採購配送、學校“星級”食堂評定、復用餐飲具清洗消毒、校園商超等團體標准,召開校園食品安全標准體系宣貫會,推進標准落地實施。
為督促學校完善食堂硬件設施,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市教育局開展學校寒暑期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2024年底前已推動247個食堂改造升級,共投入經費3199萬元。今年暑期將對23所學校食堂進行較大規模改造提升。
織密“三重”防護網
護航肉制品質量安全
為嚴打肉制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等違法違規行為,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對全市肉制品經營主體的檢查,累計檢查肉制品生產經營主體2147戶次﹔制定專項抽檢方案,集中開展“靶向抽檢”,已完成肉制品抽檢300批次,“靶向診療”重點肉制品生產企業14家,排查制售假劣肉制品線索691條﹔率先全省制定並發布嚴於國標或行標的《姜母鴨》《五香條》等廈門特色肉制品團體標准4個。
燒烤店、火鍋店是肉制品監管的重點對象,市場監管部門除強化錯時監管、加大夜間巡查外,還專門組織轄區燒烤行業經營戶,圍繞進貨查驗、規范加工操作等重點環節開展培訓,並組織經營者自願簽訂《燒烤行業自主承諾誠信合規經營承諾書》,提升燒烤店經營主體誠信意識和自律水平。
在同安區,結合肉制品生產企業主體數量多、農貿市場現場制售肉制品的經營主體食品安全意識較弱等實際情況,市場監管部門還聯合公安、農業等部門組建專項工作聯絡小組,近期已開展2次肉制品專項聯合檢查行動﹔同時持續推進共享實驗室試點建設,為轄區肉制品生產企業破解檢測難題——前期依托第三方檢測機構設立共享檢測實驗室的模式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正進一步探索新型共享模式。
規范殯葬服務收費
讓“身后事”辦得更安心
為進一步規范殯葬服務市場秩序,市市場監管局結合整治行動中發現的殯葬服務行業可能存在的收費不透明、捆綁消費等問題痛點,探索建立“清單化”收費的操作流程標准,並於近期發布實施了詳盡具體的《殯葬服務“一口清”清單化收費服務實施規范》地方標准,通過服務項目公開、流程公開、價格公開,確保喪屬能夠清晰了解、自主選擇,杜絕隱性消費和價格欺詐,讓“身后事”辦得更加安心、省心、放心。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將“一口清”收費試點拓展至殯儀館、公墓、殯葬中介的治喪全業態,在集美區的福澤園殯儀館、中華永久墓園、懷祥禮儀公司三家單位落地,建立“紙質清單+線上查詢”雙軌公示體系和喪屬當面確認的運作模式。
在翔安區,市場監管部門近期還通過深入調研、精准指導,幫助新店社區制定完成殯葬服務流程圖、社區殯葬用品購買及借用說明、殯葬服務清單、殯葬服務文明公約等,並在社區辦公場所及網絡微信群廣而告之,同時大力倡導簡約、環保的治喪理念,實現社區治喪“服務標准化”與“價格透明化”,切實減輕群眾治喪負擔,提升居民獲得感。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積極踐行“監管為民”理念,聚焦群眾關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務實作風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實績實效。(記者 陳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