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珠江潮涌連閩西  紅土青山接嶺南——廣州駐龍岩挂職干部再續“山海情”

2025年07月30日13:50 |
小字號

清晨從廣州駛出的高速動車組,4小時后停靠在龍岩站,車廂裡響起鄉音與粵語交織的對話。這條串連起廣龍“四小時生活圈”的交通動脈,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閩西革命老區的繁忙紐帶,其構建的背后凝結著廣州來岩挂職干部的心血——他們以“把挂職當任職”的實干擔當,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珠江潮涌連閩西,紅土青山接嶺南。廣龍對口合作啟動后,兩市黨政聯席會議推動互派干部交流挂職,2024年8月,一批來自廣州的挂職干部帶著灣區的先進理念與務實作風,為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灣區動能。他們在產業協同、民生改善、紅色傳承、區域聯動等多個領域深耕細作,用一個個實打實的項目、一項項暖民心的舉措,架起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原中央蘇區核心區的“連心橋”,譜寫了新時代對口合作新篇章,助力廣龍對口合作獲評國家考核優秀等次、龍岩2024年人均GDP在全國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中躍升首位。

交通破壁 產業聯建

創造“廣龍速度”

由龍岩站始發,終到廣州東站的G3045次動車正式首發開行

由龍岩站始發,終到廣州東站的G3045次動車正式首發開行

“以前來往兩地,坐動車最快也要五個小時,現在減少了一個小時,這大大方便了像我一樣在廣州工作的龍岩人。”在龍岩動車站,搭乘動車從廣州回來的謝女士說。這樣的變化,始於挂職干部們一場場啃硬骨頭的協調會。

“交通是協作的先行官,必須打破時空壁壘。”廣州駐龍岩挂職干部臨時黨支部書記、領隊、龍岩市政府副秘書長胡文學記得,剛到龍岩時常聽人反映兩地動車班次少、繞路遠。他當即連同龍岩鐵發中心進行深入細致調研,廣泛聽取兩市群眾特別是在穗鄉賢意見建議,研究提出了兩市直達動車發車時間和全程運行時間優化方案,並成功爭取國家和兩省發展改革、鐵路交通等部門支持,最終構建了廣龍“四小時生活圈”,為兩市各領域融合交流創造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條件。

交通的突破為產業協作鋪就了快車道。在廣藥王老吉(龍岩)生產基地的灌裝車間,一瓶瓶涼茶正源源不斷下線。“原本以為至少要一年才能投產,沒想到10個月就出產品了!”基地負責人感慨道。這些都離不開廣州駐龍岩市市場監管局挂職干部高輝創新的“全周期服務”——他帶著審批團隊一次次上門,推行“容缺受理+並聯審批”,讓總投資2.2億元的項目提前3個月投產,創下“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廣龍速度。

在往返廣龍兩地的30余次行程中,高輝的公文包裡始終裝著一本厚厚的“企業需求台賬”。為了讓武平希恩凱公司進入廣日電梯供應鏈,他三次帶隊赴廣州對接技術標准,協調第三方機構認証,最終促成合作,預計年新增產值2000萬元,產值增長35%,更帶動其他3家配套企業進入灣區供應鏈。如今,這本台賬上記錄的102家龍岩企業,都已與大灣區科研機構牽上了線。

廣龍合作產業園

廣龍合作產業園

產業協同的“組合拳”成效顯著。廣州駐龍岩挂職干部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堅持以黨建帶隊伍、強作風,把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作為高質量開展對口合作工作的重要保障,為產業協作提供抓手和支撐點,推動資源配置、政策資金、工作精力向產業傾斜。截至目前,廣龍產業合作項目共91個、總投資678億元,包括廣州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23家廣州市屬國企與龍岩市7個縣(市、區)和龍岩高新區(經開區)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其中,總投資50億元的廣汽紫金新能源電池綜合利用項目預計9月正式投產,總投資15億元的廣州建筑廣龍歲金智谷智能裝備產業園成功摘地﹔廣藥集團和永定採善堂股權合作順利完成,成功注資4950萬元。

民生共筑 保障升級

搭建“暖心橋”

“遠程醫療救回了我的命,廣龍合作真是把健康送到了家門口!”不久前,武平縣岩前鎮大布村68歲的村民李大爺突發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村衛生室醫生通過新配備的心電設備將他的心電數據傳輸到了武平縣總醫院,才得到有效救治。這離不開廣州駐龍岩市衛健委挂職干部何建民創新構建的“港區+老區”心血管疾病預防篩查體系。

何建民推動引入的侯凡凡院士團隊的居家腹膜透析技術,讓300多名尿毒症患者告別每周三次跑醫院的奔波。“現在家門口就能做治療,減輕了我們行動上的負擔!”患者們的話裡滿是感激。得益於他的推動,“廣龍醫療對口合作三年行動計劃”落地實施,61個名醫工作室、119個臨床重點專科、5個跨省專科聯盟相繼成立﹔1540名龍岩醫護人員到廣州進修,1.9萬人次接受培訓。廣州駐龍岩市委黨校挂職干部王卒則積極配合荔灣區向武平縣捐贈300萬元款物相關工作,持續推進荔灣區進一步支持武平縣衛健系統配備AED設備,努力提升龍岩市心血管疾病預防急救一張網體系。

鄉村振興的戰場上,挂職干部們的腳步遍布田間地頭。在漳平永福鎮台品櫻花茶園、新羅區雁石鎮廈中村AI智慧農場等,常常出現廣州駐龍岩市農業農村局挂職干部梁杰銘的身影,他以“智慧+”“品質+”“渠道+”三賦能為導向,扎實推進廣龍對口合作農業領域出新出彩出成效。在鏈接廣州保鮮技術為龍岩產品保鮮,拓寬在廣州的銷路上也有廣州駐龍岩市委辦挂職干部郭士民來回奔波的身影。

梁杰銘的辦公室案頭常備著兩份東西:龍岩特色產品名錄和廣州頭部供應鏈渠道匯總。為了讓龍岩農產品走進大灣區,他帶著67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的負責人跑遍廣州頭部供應鏈,策劃參加8場推介會。如今,龍岩的蜜橘、臍橙等不僅擺進了50家廣州消費幫扶館,還打通了RCEP銷售渠道,今年秋天將首次批量出口東南亞。“以前愁銷路愁價格,現在銷路有保障了,價格還比以前更高!”種植戶們的笑聲裡,藏著滿滿的獲得感。

在教育合作方面,郭士民推動番禺區與上杭縣建立教育對口合作關系,從幼兒園到高中實現全學段覆蓋。他協調廣州名師開展“雲端課堂”,讓上杭學子同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組織兩地校長、教師互訪交流200余人次,共建特色課程30門。在他的促成下,“九縣(市)鄉村畫童美術館”國字號項目落地上杭,為老區孩子搭建起藝術成長的平台。郭士民還協調推動通賢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和興賢停車場等民生項目建設,讓鄉鎮群眾的文化生活與出行條件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

機制創新 雙向賦能

打造“新模式”

龍岩市紅色故事宣講團走進廣州市宣講

龍岩市紅色故事宣講團走進廣州市宣講

“古田會議的精神光芒,與廣州改革開放的創新精神,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在福建古田干部學院,來自廣州的學員們在紅色課堂上深有感悟。這堂特殊的黨課,是挂職干部們精心搭建的“精神橋梁”。

“對口合作不只是項目對接,更要精神共鳴。”王卒帶著團隊赴廣州20余次,向機關、企業、高校推介古田紅色教育資源,去年接待廣州黨性教育培訓班數十個,培訓學員超萬人次。在王卒的協調下,荔灣區還向武平縣捐贈了一批紅色書籍和革命文物復制品,支持老區紅色文化場館建設,讓兩地在共同守護紅色記憶中增進情感認同。

制度框架搭建起協作的橋梁。胡文學牽頭建立完善挂職干部與各區縣(市)結對工作機制,引導挂職干部常態化開展溝通協調,促成兩市知識產權供需對接、工會療休養活動等一批合作事項,全年解決跨區域合作問題20余個﹔推動廣州越秀集團數字標注業務首筆訂單落地龍岩技師學院,建設實訓基地3個,為當地培養數字經濟人才近千名,不少學員畢業后進入廣州企業工作,實現了“培訓即就業”。廣州駐龍岩市委統戰部挂職干部麥澤群重點統籌越秀區與連城縣的對口合作,10多次協調解決實際問題5個,推動連城紅心地瓜干等特色產品進入越秀商超,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在大家的齊心協作下,挂職干部們形成了“分工不分家”的協作氛圍。徐志鵬作為廣州駐龍岩市蘇區中心挂職干部,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全程參與制定廣龍對口合作年度工作要點,接續推進對口合作迭代升級,去年至今新增廣州投資項目21個,總投資達99億元﹔廣州駐龍岩市自然資源局挂職干部鄧俊敏積極推動連城縣預制菜產業園加快建設,同步開展積極招商,在廠房施工階段已有3家企業簽約入駐……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匯聚成推動合作的強大合力。

雙向賦能的理念讓協作更可持續。廣州駐龍岩市人社局挂職干部蔡偉雲推動柔性引進廣州高層次人才20余名,為龍岩提供741家次廣州企業共2.89萬個次就業崗位﹔選派師生到廣州市技工院校“拉練集訓”,成效顯著。產業合作是廣龍對口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駐龍岩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挂職干部胡文剛,深入10家市屬區屬國企和40多家民營企業走訪調研,帶領龍岩企業到廣州深圳等地拜訪對接目標客戶40家,助力開拓大灣區市場。在廣州市黃埔區組織舉辦龍岩高新區(經開區)裝備智造產業招商推介暨企業對接會,4個項目在會上簽約。協調推動科學城(廣州)數字科技集團與龍岩城發城服集團、新羅國資集團合資成立龍岩數智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業務。

廣州市與龍岩市對口合作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廣州市與龍岩市對口合作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眼下,第15屆全運會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作為主賽區的廣州正在緊鑼密鼓籌備著,廣州駐龍岩市發改委挂職干部馮志耘等充分發揮龍岩豐富林業資源優勢,推動廣州碳匯重點科研機構研究龍岩碳中和林方法學,積極對接全運會廣州賽區執委會,把龍岩開發的15千噸碳匯捐贈給15屆全運會廣州賽區,既為打造“零碳”全運會貢獻龍岩力量,也為全國跨區域碳交易先行探路——這場跨越山海的協作,正書寫著更多溫暖而有力的故事。(文/羅煥輝 圖/龍岩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