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岩為首批10家“共富漁場”授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探索漁業共富新模式

近日,龍岩市首批10家“共富漁場”集中授牌儀式在新羅區未來城南石村舉行。
“以前養魚全靠經驗,現在有了‘共富漁場’這個平台,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市場銷路都有了保障,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養殖示范戶林炳明摩挲著牌匾,臉上綻放出笑容。
“共富漁場”集中授牌,是龍岩市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市委六屆十次全會精神、深化“六個共富”機制的生動實踐,也是龍岩市以漁業為突破口,鋪就共同富裕之路的全新探索。
據了解,“共富漁場”是一種以漁業養殖為載體的共富型發展模式,通過“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多方聯動,整合土地、水域等資源,推動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該模式不僅聚焦水產品精深加工、冷鏈凍庫等第二產業,還帶動養殖、銷售及漁旅融合等第一、第三產業發展,形成“以二產促一產帶三產”的完整產業鏈。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勞務雇佣等利益聯結機制,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
今年以來,龍岩市農業農村部門以新羅區漁業綠色循環試點項目建設為契機,推動“共富漁場”試點工作,從新羅區166家漁業經營主體中篩選出聯農帶農成效明顯的20家,最終確定龍岩市融源鰻業有限公司等10家為首批“共富漁場”。這些漁業經營主體在帶動村集體經濟壯大、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讓“共富漁場”茁壯成長,龍岩市農業農村局經多次調研、座談,制訂出台“六個強化”、18條扶持措施。強化黨建引領方面,成立產業鏈黨建聯盟,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共富漁場”聯農帶農機制,並選派干部“一對一”挂鉤幫扶﹔強化項目扶持方面,重點支持申報水產品精深加工、冷鏈冷庫、休閑漁業等項目,推動漁業產業升級﹔強化品牌打造方面,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借助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中心等平台拓寬銷售渠道,大力培育“漁家電商”,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擴大市場影響力﹔強化金融支持方面,推出“共富漁場貸”,提供最高1000萬元、最長5年期的低息貸款,降低融資成本﹔強化技術服務方面,組建水產專家服務團,設立“漁業特派員工作站”,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職業漁民﹔強化人才培育方面,建立漁民人才評價激勵機制,讓“漁專家”“田秀才”獲得職稱認可。
“‘共富漁場’不是簡單的漁業養殖升級,而是龍岩市以產業振興撬動共同富裕的有效實踐。”龍岩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峻源表示,將以首批“共富漁場”為樣板,持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把“共富漁場”打造成龍岩市“產業共富”的成功樣板、“城鄉共富”的生動實踐,讓更多農戶共享漁業發展紅利,為努力探索革命老區共同富裕“龍岩實踐”注入農業力量。(鄭雪芳 鄭嘉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