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德蕉城這個500多人的村子,干出了“百萬級大項目”

2025年08月05日15:32 |
小字號

盛夏的寧德市蕉城區黃灣村,海風送爽,林影婆娑,田疇間不時傳來機械轟鳴,一艘百噸級的大黃魚運輸船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作為三都鎮的海島村落,黃灣村依托黨支部的組織引領,推動漁業、果業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並進,蹚出一條產業興、生態美、鄉風好、治理優的振興之路。

黃灣村文化廣場

黃灣村文化廣場

村庄的發展離不開一支過硬的“領頭雁”隊伍,作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對象,黃灣村黨支部堅持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著力提升干部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通過強化政治引領、優化治理結構、凝聚發展合力,持續釋放基層黨建的“紅色動能”。

“我們村的黨員干部不僅是致富帶頭人,更是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一位駐村干部這樣說。這個隻有500多常住人口的小島村,如今在支部帶動下,主導產業不斷夯實,村庄面貌持續改善,村集體和村民都嘗到了實打實的發展“甜頭”。

依海而居,向海而生,黨支部堅持“靠海吃海念海經”,做優做強大黃魚、龍須菜等主導漁業產業,不斷推動漁業發展提質增效。為補齊運輸短板,黃灣村投資建造的運輸輔助船將於今年8月建成投用﹔而“水產品綜合加工”項目也已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村裡計劃購置1500平方米標准廠房及加工配套設備,項目總投資預計超過600萬元,將為產業提檔升級奠定基礎。

果農查看荔枝長勢

果農查看荔枝長勢

陸上的荔枝果園,也在黨支部的牽頭下迎來了“輕裝上陣”。為推動荔枝產業提質增效,村黨支部積極對接浙江技術團隊開展“荔枝矮化改造”項目,並邀請“土專家”“田秀才”入村開展技術指導,通過組織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梳理制約問題,村裡已完成600余株果樹的改造作業,預計可減少人工與化肥投入達36萬元,來年產量有望達到150噸,產值預計可達250萬元。

海面上,一場養殖技術培訓會正在進行,3位“土專家”和海上“田秀才”為養殖戶詳細講解了育種、養殖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識,並結合養殖戶提出的相關問題,把脈問診提出專業建議。近年來,為推動海上養殖高質量發展,三都鎮依托鎮黨校和海上黨校教學點,開設“鄉村課堂”,常態化開展科學養殖、電子商務人才孵化、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等培訓,切實提高海島村“頭雁”隊伍履職能力。

專家講解養殖知識

專家講解養殖知識

產業興旺,村貌也得跟上,圍繞“美麗島嶼”建設目標,黃灣村黨支部積極對接項目,爭取資金110多萬元,建成文化廣場、旅游公廁、排洪渠等基礎設施,污水治理、裸房整治等同步推進,一個山海交融的“美麗島嶼”輪廓日漸清晰。

在黨建引領下,黃灣村正用實干丈量振興的腳步,海風裡、果林下,越來越多的黨員在一線忙碌著,一個支部帶一村的圖景,正在這座海島上生動上演。(文/圖 黃子煖)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