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廈門出台公路工程項目建設地方標准

人民網廈門8月7日電 (記者張萌)近日,廈門市地方標准《公路工程項目綠色施工指南》(DB3502/195-2025)(以下簡稱《指南》)發布。據悉,該《指南》由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共同編制,此次發布不僅標志著廈門公路建設邁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階段,還為該市蓄力打造“生態友好型”交通基礎設施提供新思路。
“考慮到廈門作為濱海旅游城市,生態敏感區眾多,台風、高溫等氣候特征顯著,對公路施工的環保要求尤為嚴格……”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綠色施工已成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為此,該局聯合高校、企業等,歷經兩年調研了廈門第二東通道、翔安機場高速等,並充分結合本地地質、水文及生態特點,制定出適合廈門生態環境特點的綠色施工指南。
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指南》主要適用於新建、擴建或改建公路工程項目,強調“四節一環保”(節地、節水、節材、節能、環境保護)的核心理念,貫穿全壽命周期管理,具體包括施工管理、資源節約利用、環境保護、綠色施工評價、人員健康與安全管理等方面內容。同時,制定了詳細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通過量化指標、明確參建各方職責和動態監測提高施工過程的綠色化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通過規范綠色施工管理,促進施工過程的標准化和制度化,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外,《指南》還進一步強調了創新技術應用和全產業鏈協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實踐依據,對建設綠色公路、促進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指南》在推進公路工程綠色施工的標准化和制度化的同時,將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指南》為契機,持續深化綠色施工理念,鼓勵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打造更多高品質、低環境影響的公路工程,為市民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也為全國綠色公路建設貢獻更多“廈門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