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清新厝共享區:“小社區”托舉“大產業”  構筑產城融合“共享家園”

2025年08月08日17:34 |
小字號

“如今社區有了共創共享中心,職工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孩子們的課余生活也豐富起來,我們這些‘外鄉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住著更放心、舒心。”在不久前剛開放的福州福清市新厝鎮共享區共創共享中心“咖”會堂內,居民們正圍坐在茶幾旁,討論著社區最近發生的新變化。

這樣的“產城對話”時常在此處上演。據了解,這座集便捷高效、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共享空間,正是福清市新厝鎮以黨建引領推動產城融合的生動縮影,也標志著以服務產業工人為核心的新興社區——共享區,為江陰港城經濟區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寓教於樂,職工子女於暑托班做手工。福清市新厝鎮供圖

寓教於樂,職工子女於暑托班做手工。福清市新厝鎮供圖

作為江陰港城經濟區緊密毗鄰的生活服務功能承載區,新厝鎮共享區承擔著“以城促產、服務港城”的重要使命,聚集了數萬名產業工人在此“棲息”。如何以“小社區”托舉“大產業”,精准對接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讓企業想進來、人才留得住?

黨建引領成為強鏈補鏈延鏈、賦能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近年來,新厝鎮立足區域特色,創新打造“紅厝邊·巢立方”共享區黨建子品牌,建設服務鏈、產業鏈、配套鏈“三鏈融合”工作機制,以“黨建+共享服務”筑牢產業工人安居基石,撬動產業園區發展杠杆,構建產城融合新生態。

“這段時間,社區和物業發揮了大作用,居民的訴求有地說、問題有人管、事情有人辦,再也不怕找不到人了。”得益於“紅色物業”的創新打造,眼下,社區居民的各類“煩心事”都能得到及時解決,幸福感、歸屬感更強了。

以“服務鏈”賦能“產業鏈”,共享區深入推進“紅色物業”工作,建立社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協同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通過黨員領辦項目,制定共享區服務事項清單,圍繞產業工人工作特點和多樣化生活需求,提供有溫度、有內涵的精細化服務,全力推動產業社區治理向更高水平邁進。

政校企三方聯動,召集“紅色合伙人”共赴植樹現場為大地添綠。福清市新厝鎮供圖

政校企三方聯動,召集“紅色合伙人”共赴植樹現場為大地添綠。福清市新厝鎮供圖

利用產業工人集聚特點,共享區還吸納產業工人成為“社區主理人”,不斷壯大紅色隊伍力量,構建治理共同體,讓產業工人“有為”又“有位”,變“居住者”為“建設者”和“參與者”。

“我們夫妻倆都是園區的普通工人,現在日常生活有了保障,小孩讀書也有了著落,我們的顧慮都解決了。”居住於共享區產業公寓一期的業主侯先生感慨。據悉,產業公寓一期共建設住房1274套,目前已入住超1400人,其中入駐企業11家。

產業公寓、新厝實驗幼兒園、一中港城校區、新厝美食街、界下口袋公園……一個個惠民工程正加速構建“15分鐘生活圈”,不斷完善“配套鏈”,從“物理聚集”催生出產城共融的“化學反應”。

“鏈有所需、我有所幫﹔企有所呼、我有所應。”區別於產業園區聚焦政策落地、大型企業服務等宏觀職能,共享區充分發揮在服務產業鏈末梢中的核心作用,聚焦產業生態的“神經末梢”與企業、人才的“身邊需求”,激活“人才蓄水池”,著力搭建服務產業鏈發展“微循環”平台,創新黨建招商模式,與產業園區形成“主鏈牽引,配套協同”的發展格局。

“機關+非公”支部聯建,開展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培訓活動。福清市新厝鎮供圖

“機關+非公”支部聯建,開展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培訓活動。福清市新厝鎮供圖

黨建聚鏈成勢,產業攀高向新。眼下,一座“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產業社區正在加速崛起。我們看到的,是機器轟鳴與人間煙火構筑起的共享家園,是產業脈搏與城市肌理交織出的融合圖景。

未來,新厝鎮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共同發展,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延伸到產業鏈的神經末梢,奮力書寫江陰港城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陳夢凡)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