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在基層”的古田傳承:項目現場交責任 群眾身邊交民心 會議現場交清單

盛夏時節,作為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黃田鎮支柱產業的馬蹄筍正值上市旺季,離任黨委書記陸德亮和新任黨委書記張城在位於閩江畔的馬蹄筍標准化生產示范基地裡邊走邊看,兩人圍繞這個“綠色產業”的發展現狀、產業鏈上的堵點、農戶的期盼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是古田縣推行鄉鎮黨政正職離任一線交接的一個剪影。
“通過一天的走村入戶、進企訪廠,我更全面地掌握了鎮情民情,真正做到了‘賬清事明’。”從政府機關來到鄉鎮一線接過沉甸甸的責任,張城感觸頗深,“這種沉浸式交接跳出了案頭資料的局限,幫助我迅速明晰了任期內的履職履責重點難點,是摸清鄉鎮實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讓我信心十足。”
張城(右)、陸德亮(左)在黃田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現場走訪
鄉鎮主要負責人變動,怎樣確保工作不斷檔、責任不落空?怎樣增強接任者理好“舊賬”的自覺?今年以來,古田縣依據《寧德市鄉鎮(街道)黨政正職離任交接辦法》,落實干部離任“交接在基層”制度,促進執政經驗屆次傳遞、重要工作持續實施,有效織密干部監督防護網,破解領導干部“離崗即甩責”、新任領導“接棒不接力”等問題,為縣域發展提供強有力制度保障。
如今,“交接在基層”理念在古田縣落地生根。在近期開展的黃田鎮、鳳埔鄉、水口鎮的黨政正職交接會上,離任與接任雙方在清單上鄭重簽字。這份包含“最放心不下的人、最放心不下的事、最放心不下的地方”的清單,精准反映鄉鎮基本情況、主要職責和存在問題,全面且精煉。與此同時,為做好離任交接的“后半篇文章”,古田縣委組織部還著力強化“裁判員”角色,通過建立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第一時間對離任交接清單進行任務分解,科學設定落實情況的量化考評體系,並將成效深度融入巡察監督、經濟責任審計中,精准評價干部履職盡責。此外,還結合季度考核工作,建立清單落實動態監測機制,加強跟蹤督查與反饋,將完成情況作為干部年度考核、選拔任用、職級晉升的核心依據,鮮明樹立“理舊賬也是真擔當、解難題方顯硬本領”的用人導向。
水口鎮離任鎮長蘇東北和新任鎮長余養森在項目現場交接
“‘事貴善始,尤當善終’。離任交接質量的高低,充分體現了交任者的責任擔當,這既是對即將離開單位的負責,也是對接手這份工作同志的支持和激勵。‘交接在基層’,不僅僅是簡單的工作交接,更是一份責任的傳承、一份初心的堅守。”古田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楊遠帆 圖/王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