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湖之治”讓山村“顏值回春”

林盈 李昌乾 李唯一 楊灝昱
2025年08月14日09:3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你看現在這個水多漂亮,村裡也很干淨。”記者一行剛進村,城關鎮水東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蘇正樑就迫不及待地夸起村裡的新面貌。這裡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城關鎮水東村大瀨坂自然村的紫陽湖畔,彩虹步道蜿蜒,湖水淨碧似翡翠,美不勝收。

從空中看紫陽湖像一塊碧綠的翡翠。人民網 李昌乾攝

俯瞰紫陽湖像一塊碧綠的翡翠。人民網 李昌乾攝

很難想象,兩年前,村民們還因為當地的水環境抱怨不已。“紫陽湖庫區是國有水域,其實離縣裡城關很近,但大家幾乎不會來這裡玩。”蘇正樑皺著眉頭回憶道,“在綜合治理前,村裡常年有養殖戶佔用水域,違章搭建網箱、沉網,養殖鵝鴨魚。還有很多人家就在路邊宰殺家禽,污水也到處亂排,天氣一熱就臭得受不了。”

湖畔小公園。人民網 李昌乾攝

湖畔小公園。人民網 李昌乾攝

蘇正樑一邊帶著記者往湖邊小公園走,一邊比劃著說:“這片地,以前都是淤泥和雜草,下雨后村裡的垃圾沖到這裡堆著,又臭又臟,都是蚊虫。大家都繞路走。”然而,如今眼前的石板路、綠草坪早已不見往日狼狽,倒顯出新農村的清新感。

這般“改頭換面”是怎麼來的?

蘇正樑有一肚子話說。原來,早在2017年,尤溪就啟動了紫陽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但當時不少村民存著抱團觀望心態,整治工作開展阻力重重。加上不少網箱侵佔時間長達數十年,還有一定養殖、經營行為,涉及多方利益,整治工作難上加難。

整治前,紫陽湖湖面網箱眾多,影響生態環境。尤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整治前,紫陽湖湖面網箱眾多,影響生態環境(資料圖)。尤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鳥瞰如今的大瀨坂村。人民網 李唯一攝

鳥瞰如今的大瀨坂村。人民網 李唯一攝

“其實大家心裡都想改變‘臟亂臭’的情況,就是得多做做思想工作。在尤溪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鎮裡牽頭成立專班,入戶宣傳,講道理、講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蘇正樑分享起“動員心得”,“專班的工作人員很用心,給村民們講解庫灣養殖政策,一條條解釋養殖承包合同,還免費更換浮筒、安裝監控設備,引導大家簽了庫灣規范養殖合同。”

針對個別頑固養殖戶,專班實施“一戶一策”“一灣一策”,梳理訴求,或聯動職能部門化解矛盾,或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引導當事人由抵觸轉向積極配合清理工作,最終以“零補償”實現總體整改。

“當時生態環境部門爭取到了一筆專項資金,也發揮了不小作用。”蘇正樑說,村裡用了五個月時間完成了沉網、養殖網箱的清理和拆除﹔推動16艘漁船上岸,完成1號船塢建設及29艘漁船規范停靠,整治任務完成率達100%,徹底解決了紫陽湖網箱養殖頑疾。

在此后數月,專班開展集中攻堅,規劃了17處養殖點位,為村民辦理《紫陽湖水域灘涂養殖証》,依法開展工作,統一採購、安裝養殖庫灣的浮筒、支架、監控等設備,實現庫區和諧整治、規范養殖。

整體提升后的大瀨坂村水清岸綠。人民網 李昌乾攝

整體提升后的大瀨坂村水清岸綠。人民網 李昌乾攝

通過清理非法養殖設施、規范船舶停放,紫陽湖流域水質顯著改善。湖面干淨了,水岸共治也在同步推進。

房屋立面提升、景觀節點建設、居民區電網改造、停車棚及雨水污水管網改造、高壓電改遷移……隨著庫周的移民后扶項目和環湖自行車道項目有序開展,昔日又臟又臭的大瀨坂村“顏值回春”。

如今,曾讓人避之不及的岸邊綠地成了村民游客休閑娛樂的上選。人民網 楊灝昱攝

如今,曾讓人避之不及的岸邊綠地成了村民游客休閑娛樂的優選。人民網 楊灝昱攝

一湖治,一村興。“現在我們村熱鬧多了,很多城關人會在晚上來這裡散步。周末還有好多游客來露營。以前門可羅雀的餐飲店生意都變好了。”蘇正樑說,“我們現在真成了城區‘后花園’。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做‘一湖兩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上觀光、休閑垂釣、生態庫區等特色文旅項目都提上日程了。相信我們村會越來越好!”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