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以“聯”破題強根基 景村融合促振興

游客體驗水上項目。(資料圖)
近年來,平潭綜合實驗區以深化村級聯合黨委建設為抓手,全力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資源利用碎片化、產業培育低效化等問題,探索出一條強基固本、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資源巧盤活 發展活力顯
在金井片區建新村朝蛇灘的岩石之上,落日·山海咖啡廳靜靜矗立。主理人林平是一位在外地打拼20余年的平潭游子,2023年,他被家鄉絕美的日落景致與獨特的海洋資源吸引,毅然決定返鄉創業。
“目前的收益已經遠遠超出預期,但我們更希望以咖啡為窗口,讓更多游客認識平潭的壇紫菜和海帶,感受平潭文化魅力。”林平說。
林平的創業之路,得到了壇西聯合黨委的大力支持。壇西聯合黨委不僅積極推進海上業態、沙灘餐車管理等配套設施的建設,還通過組建聯村發展公司,對5個聯建村的資產進行了3輪盤查摸底,為朝蛇灘區域的統一開發打牢基礎。
截至目前,壇西聯合黨委已盤活資源資產資金近300萬元,策劃並推進項目22個,帶動所轄聯建村的集體經濟同比增長超過200%,切實將組織活力轉化成了發展動力。
壇西聯合黨委副書記薛敏表示,以朝蛇灘區域為試點,建新村的村集體及經濟合作社通過統一整合與聯動開發,實現了規范管理。通過前期介入旅游市場綜合管理,已引進兩家咖啡館,設計並落地了海上項目,同時配套設置了沙灘餐車。此舉旨在保護沙灘生態環境、統一服務標准,為后續的科學管理奠定基礎。
景區帶鄉村 同奔共富路
“聯”的思路在68海裡景區綻放出絢爛的花朵。海壇片區第一街區聯合黨委與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集團簽署《68海裡景區景村融合合作協議》,攜手打造發展共同體。雙方建立了首道門票分成、文創紀念票發放的利益分配機制,年均為周邊村集體經濟增收約200萬元。
更關鍵的是,海壇片區第一街區聯合黨委指導成立村辦企業平潭六八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吸納村民參與水上運動中心、移動經營區、停車場等項目運營管理,推動村民逐步向“景村員工”轉變。得益於此,東澳村獲評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兩年全區第一。
“村民增收、鄉村變美、景區煥新,‘景村共生’真正讓鄉村‘靠海新生’。”海壇片區第一街區聯合黨委經辦人潘建說。
如今,放眼全區,聯合黨委統籌實施的“景村一體融合發展工程”碩果累累,“聯合”發展全域綻放。其中,君山灣、北部灣等聯合黨委盤活閑置“空心村”資產資源,培育精品民宿230余家﹔9個熱門景區周邊建成24處旅游集市規范經營區。
創新發展步履不停。當下,北部灣聯合黨委與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集團合作,在東佔村引進水上運動項目,長江澳北線旅游鏈條日趨完善。“通過整合鄉鎮船舶、聯動民企與村集體,我們正打造包含水上運動、餐飲的綜合文旅業態。”北部灣聯合黨委副書記張向鵬介紹道。
“在平潭,吃住便捷,道路暢通,處處是風景。”游客李希桐說。(融媒體記者 林海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