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出“AI社保規劃師”,幫群眾算清“養老賬”

“我退休后能領多少養老金?”
“請輸入您的預計退休年齡、預計繳費截止時間和繳費基數,我來為您測算您的養老金金額。”
這段對話不是發生在社保中心的人工窗口,而是在手機上的“AI社保規劃師”服務界面。
去年,福建省率先在全國組建官方“社保規劃師”團隊,在全省開展權威性、專業化、個性化的社保規劃服務,並於今年5月推出“AI社保規劃師”平台,就業群體隨時隨地可以與這個“精通”社保規劃的智能體對話,算清“養老賬”、選對“繳費檔”。
福建省社保中心推出的“AI社保規劃師”界面
在國企工作的陳朝龍還有5個月就退休了,對他來說,“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養老金”“是否要延遲退休”是他當下最關心的問題。在福建省社保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在手機上使用了“AI社保規劃師”服務。
根據“AI社保規劃師”的測算:如果選擇延遲3個月退休,陳朝龍將比按照正常年齡退休每月多領175元。
“以前對自己的養老金有疑問,需要到單位或者社保中心的窗口去咨詢。”陳朝龍說,“現在通過手機就能快速地了解到這些信息,對於退休后能領多少養老金心中更有數了。”
2024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那段時間來窗口咨詢延長繳費年限、延遲退休的群眾特別多。”福建省社保中心主任謝穎回憶道,“我們通過針對大量群眾的調研和意見收集,對群眾面臨的痛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謝穎表示,群眾對社保繳交普遍存在著“政策看不懂、待遇算不清”的問題。比如,不知道如何參保繳費、不清楚退休后能領取多少養老金、不容易辨別網絡信息真假、不了解彈性退休政策等。“推出‘AI社保規劃師’,就是為了用群眾看得懂、能接受的方式,揭示養老金的‘密碼’,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社保制度為民的本質。”
福建省首批社保規劃師何林靜介紹如何使用“AI社保規劃師”。實習生 林楚涵攝
剛工作一年多的李先生初次使用“AI社保規劃師”時,感到十分新奇。“以前我對自己的養老金和養老規劃幾乎沒什麼概念,現在通過AI提供的分析數據,我提前認識到了養老規劃的重要性。”李先生說道,以往需要逐條查閱政策文件才能了解到的信息,如今隻需與“AI社保規劃師”交流,就能獲得直觀的數據和解讀,這讓他對社保的理解更加清晰。
靈活就業者鄭玫也覺得,“AI社保規劃師”測算的數據非常直觀。離開單位成為靈活就業者后,她選擇自己繳納社保,也曾擔心個人繳納與單位繳納領到的養老金是否一致。使用“AI社保規劃師”后,她終於放下心來。
“經過測算發現,我能領到的養老金和原來一樣。”鄭玫說,“它還會提供幾種不同的社保繳納方案,我可以根據未來的預期作出選擇,再決定社保繳交基數。”
“算得准”是不少體驗者對於“AI社保規劃師”的直觀感受和評價,然而在平台的開發階段,這曾是困擾技術人員的最大難題。
福建省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易鵬程介紹,AI有時也會出現模型幻覺——“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而這些不准確或虛構的信息,會直接影響到為群眾服務的專業性和可靠性,因此“算得准”這一技術難題必須攻克。
“為此,我們通過構建完善的RAG(檢索增強生成)知識庫,將權威的社保政策法規、計算規則和實際案例納入系統,確保模型在回答用戶問題時能夠基於真實、准確的知識源進行檢索和生成,從而有效減少虛構信息的產生。搭建好知識庫后進行測試,待整個模型穩定后才上線。”易鵬程說。
“AI社保規劃師”自上線以來,已服務用戶5300多人,完成養老金測算2100多次,咨詢答疑累計2.3萬條。未來,平台將持續優化升級,擴大服務覆蓋面,接入更多類型的社保政策咨詢和待遇測算,並深化技術應用,提供更精准的個性化社保規劃和建議。
福建省本級社保服務中心社保規劃師正在教群眾使用“AI社保規劃師”。受訪者供圖
“AI社保規劃師”是福建省社保服務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步,這個“不打烊”的智能社保助手,正以其便捷、精准、暖心的服務,讓養老規劃更加可知可感可及。(劉寶琴 實習生薛之睿 梁珂源 林楚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