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5泉州開漁文旅消費季盛宴正酣

2025年08月25日11:11 | 來源:泉州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千帆競發“第一鮮” 文旅融合促消費

在8月的海風中,伴隨開漁號令,蟄伏已久的漁港驟然蘇醒,無數漁船劈波斬浪,涌入蔚藍的懷抱,耕海牧漁。與此同時,“2025泉州開漁文旅消費季”也在刺桐城盛大啟幕,一場以壯麗開漁為序、以綿長海岸為舞台的文旅盛宴,正熱情迎接四方賓朋。

舌尖盛宴 市集狂歡

霓虹閃爍的蟳埔漁人碼頭人潮涌動,上千名食客涌入這個變身美食殿堂的漁港。當遠洋漁船披著星光歸港,“碼頭直採”瞬間點燃熱情,游客們親手揀選活蹦亂跳的海鮮,透明計價、現稱現買,轉身交給檔口大廚清蒸白灼。從甲板到蒸籠不足百米,鮮甜被牢牢鎖進肌理,讓人直呼過癮。三大美食區在霓虹燈下漸次鋪開:西側是星級酒店高端菜系檔口,星級大廚坐鎮呈現饕餮盛宴﹔東側煙火夜市炭火灼灼,烤生蚝“嗞啦”爆香,蒜蓉與海鮮脂香纏綿升騰﹔南側集市彩燈閃爍,咖啡機蒸汽與精釀啤酒花共舞,年輕人在舉杯笑語中把微醺揉進海風裡。豐澤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副局長張桂發表示:“為期15天的消費季裡,漁人碼頭天天都有新鮮漁獲市集,海鮮排檔、簪花啤酒、非遺工坊等系列豐富活動等候大家,歡迎帶上家人朋友,常來豐澤,感受大海的慷慨與文化的溫度!”

來到石獅市祥芝鎮古浮灣海洋文化廣場,五彩燈光將舞台裝扮成光的海洋。熱情的舞蹈表演、動聽的演唱、旋律悠揚的樂隊演奏輪番上場,穿插其中的“五魁七翹杯”閩南劃拳爭霸賽海選將氣氛推向高潮。“五魁七巧啊!”“六六順啊!”劃拳聲此起彼伏,參賽者們以拳為槍、以舌為劍,引得圍觀群眾陣陣喝彩。舞台旁各種小吃攤前人頭攢動,油燜海蝦、爆炒魷魚、清蒸螃蟹等海鮮佳肴挑逗著人們的味蕾。“自活動開始以來,每日都能多上20多桌的顧客,這是我們最期待的時節。”大排檔老板蔡先生一邊忙著烤魷魚一邊笑道,“開漁后海鮮又多又新鮮,大家吃得開心,我們忙也值得。”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此次系列活動中最先開展的精彩篇章,“吃頭鮮 來惠安”2025年惠安千人品漁宴活動早已點燃了人們的熱情。16日白天開漁“千帆競發”的盛況剛落幕,當晚的開漁“第一網”鮮活海鮮便端上餐桌,為現場廣大漁民與游客帶來一場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海味狂歡。“對惠安的海鮮美味早有耳聞,今天是開漁的好日子,所以特意和三五好友前來一探究竟,算是品嘗到了,非常開心。”從泉州市區趕來赴宴的吳先生說道。活動中的頭魚拍賣會更是引爆全場,成為“追鮮競技”的焦點。經過一番競價,長1.3米、重66斤的“頭魚”最終以36888元成交,向漁民、游客傳遞吉祥與好運。

藝韻流長 非遺新繹

展演環節中,“簪花宴上菜秀”成為全場焦點,頭戴簪花圍、身著大裾衫的模特們手托本地新鮮海產烹制的“頭鮮”佳肴,步履輕盈間展現獨特的飲食文化。原創歌舞《簪花小姑娘》接續登場,翩躚舞姿演繹出濃郁的閩海風情與非遺傳習,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在晉江文化中心廣場,“福見晉江·海絲戲韻”晉江市第三十八屆戲劇展演同期拉開帷幕。高甲戲《義壯乾坤》和木偶戲《石柱盜玉馬》精彩上演,15個劇團將在為期15天的戲劇展演中持續獻藝。廣場上的創意市集匯聚了文創產品、手工藝品和特色美食,茶香與戲韻相得益彰。“我從小就看高甲戲,這種傳統藝術能如此生機勃勃,讓人欣慰。”年過七旬的本地居民陳老伯感慨道。年輕人則對木偶戲的精巧操縱贊嘆不已。大學生李源舉著手機不停拍攝:“我要把這段表演發給外地的同學看看,咱們閩南的文化真是獨具魅力!”

泉港區的文旅美食文化周活動別具特色,主會場峰尾鎮飄散著剛上岸的“開海第一鮮”的誘人香氣,百年傳承的非遺制作技藝讓人大開眼界。南埔分會場向長壽老人代表贈送“壽鮮禮”,向優秀學子代表贈送“智慧禮”,並向肖厝海鮮協會授予“公信秤”,彰顯打造誠信海鮮品牌的決心。

與此同時,在崇武古城,“古城尋蹤 惠女藝起”活動引領市民游客從崇武古城西門出發,一路穿越詹百萬祖厝群、黃吾野祠堂、鄭佑故居等15處人文打卡點,沿途欣賞南音、木偶戲等非遺表演,試穿風情惠女服飾,深度感受古城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魅力。來自上海的游客馬宏宇難掩激動:“這樣獨特的文旅體驗實在難忘!既在稻田中玩出了時尚與趣味,又真切觸摸到了泉州惠安沉甸甸的文化積澱。”

文旅融合 創意生輝

惠安走馬埭稻田藝術季將千畝稻田化作天然舞台,百位惠女攜手呈上獨特“上菜宴”,以最靈巧的方式禮贊豐收、致敬希望,引得現場數千游客連連稱贊。模特們以稻田為台,身著精美惠女服飾,呈現出一場驚艷絕倫的稻田時裝大秀。游客們盡情徜徉於梵高藝術裝置展,在稻浪間邂逅絢爛的色彩與筆觸﹔喧鬧於歡騰的稻田潑水節,在飛濺的水花中釋放夏末的熱情﹔沉醉於稻田音樂節,在自然懷抱中聆聽旋律與風聲交織的演出﹔走進惠女工坊,親手體驗非遺技藝,感受一針一線中的匠心傳承﹔參與走馬圈地馬術體驗,於遼闊田間感受馳騁的快意與自由。

在泉港后龍灣沙灘上,“音為后龍·漁你長壽”活動正以多樣形式開展,“三箏奮進”沙灘藝術節上,各色風箏在碧空舒展——印著泉港海岸線的手繪風箏色彩鮮艷,造型靈動的“海鳥”“鯨魚”風箏迎風起舞,親子家庭共同組裝的迷你風箏牽出溫馨時光。夜幕降臨時,“音樂后龍”公益歌友會成員傾情獻唱,經典老歌勾起全場懷舊心緒,閩南語歌曲讓在場觀眾備感親切,主旋律歌曲點燃每個人的家國情懷,歌聲與海浪聲交織成動人的交響曲。

在洛江區橋南古街,仰望天台,本土的萬安樂隊聯合9799樂隊輪番登場,演唱耳熟能詳的金曲,開放點歌環節讓市民游客沉醉在洛陽橋畔的夏夜晚風中。

南安石井鎮奎霞村則以“海蠣豐收”替代傳統漁船出航儀式,別開生面。女子鼓樂表演《鴻運鼓舞》用鼓槌敲擊出開漁的熱鬧序章,高甲戲《鄭成功校場練兵》表演引來陣陣掌聲,舞蹈《逐夢海絲》帶大家沉浸式感受漁鄉的浪漫。煙火點亮的海岸上,一輛輛滿載海蠣等漁產品的拖拉機從岸邊駛來,將活動推向高潮。活動現場,“鄭成功IP文創產品”手辦正式發布,4款各具特色的手辦讓英雄形象以潮流姿態重生,成為游客爭相收藏的紀念品。

2025泉州開漁文旅消費季不僅是一場美食盛宴,更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各縣(市、區)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開漁活動,形成“一縣一品、百花齊放”的壯觀景象。從蟳埔的“簪花第一鮮”到晉江的“海絲戲韻”,從石獅的“劃拳爭霸”到泉港的“長壽文化”,從惠安的“稻田藝術”到南安的“海蠣豐收”,泉州以其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為市民游客呈現了一場全方位、沉浸式的海洋文化盛宴,更讓這座古老的海絲名城在現代文旅融合發展中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書寫著新時代海洋文化與旅游發展交相輝映的精彩篇章。(融媒體記者 宋堯 楊泳紅 通訊員 林挺金 王嘉玲 黃釗偉 許曜麟 游雯星 陳庚嘉)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