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承辦華東區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

近日,由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承辦的第十七屆華東六省一市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暨廈門腦血管病診療學習班暨廈門醫師協會介入年舉辦。大會匯聚國內腦血管病介入領域的專家,通過手術直播、病例大賽及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推動神經介入技術的規范化與同質化發展,提升區域腦血管病診療水平。
第十七屆華東六省一市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在廈門舉辦。主辦方供圖
大會開設兩天的手術演示環節,來自華東地區8家醫療中心的專家團隊,共同完成了20台直播及2台錄播手術。其中,區域神經介入技術典范、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陳鍔教授團隊完成3台直播和1台錄播。團隊成員中,陳鍔曾獲首屆中國神經介入大賽全國總決賽冠軍,康俊龍獲第三屆全國總決賽三等獎。
大會現場演示手術聚焦於“密網支架(血流導向裝置)治療顱內動脈瘤”這一當前神經介入領域的前沿技術,全面展示從適應証選擇、術中操作要點到圍術期管理的規范化流程。
此外,針對顱內動脈瘤、腦卒中急救等熱點議題,47位專家在兩個分會場開展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神經介入技術已成為腦血管病診治的主流。”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田新華稱,這是華東地區神經介入領域的一項高水平品牌學術盛會,醫院神經外科作為全省最早一批開展介入技術的團隊、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以學術積澱和輻射凝聚同道、培養人才,推動區域腦血管病診療高質量發展,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陳鍔表示,會議不僅著眼於高難度手術演示,更注重基礎規范、並發症處理與質量控制,真正實現腦血管病“普遍能治”的跨越。“當前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規范、同質化的技術推廣,讓更多醫療機構具備救治能力,最終讓患者受益。”陳鍔說,隨著介入技術和材料的發展,尤其是國產化設備的推廣,使手術成本顯著降低,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接受治療。
手術直播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作為廈門市首批醫學重點學科、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於2000年在全省即率先開展了介入技術,目前腦脊髓血管病亞專業組年診療例數達1000余例,位居廈門之首。科室團隊曾參與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研究,並主持多項腦脊髓血管病相關國家級、省市級課題。(林林 張舒姍 程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