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工行:勇立潮頭 打造跨境人民幣全能服務商

廈門工行工作人員走入企業,宣導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政策,精准提供金融服務。廈門工行供圖
十五年砥礪前行,廈門跨境人民幣業務從“破冰試水”到“千帆競發”。作為廈門市金融領域的排頭兵,中國工商銀行廈門市分行(以下簡稱“廈門工行”)立足本地市場,不斷豐富迭代跨境人民幣產品線,從基礎結算延伸到跨境融資、跨境投資、跨境電商、全球現金、匯率避險、全球發薪等全方位綜合服務,積極投入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大浪潮中。
從2010年廈門地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實施至今,廈門工行累計實現跨境人民幣業務量逾3800億元,服務客戶數近4000家,年結算量從2010年的百萬元增至現今近600億元,業務范圍從最早的跨境貿易拓展至收益和經常轉移、直接投資、証券投資、其他投資、跨境資金池等,實現了跨境業務領域的全覆蓋。跨境人民幣貨物貿易佔比逐年提升至目前的24.5%,近3年共拓展跨境人民幣“首辦戶”超650家。對中國台灣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額超342億元。對金磚國家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額約318億元。
“走出去”“引進來”的金融底氣
自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工商銀行注重服務“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發力,對於希望使用人民幣在境內外設立或取得企業所有權、控制權等權益的企業,廈門工行從市場調研、監管溝通、公司注冊、銀行開戶、資本金注入、增資、減資、股權轉讓、跨境並購、跨境分紅等方面,提供全鏈條人民幣ODI(境外直接投資)與FDI(境內直接投資)服務,高質量助力企業全球經營。截至目前,廈門工行共為120家客戶辦理逾80億元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業務。
除了支持跨境投資之外,廈門工行持續在跨境融資方面發力,通過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全口徑跨境融資、境外貸款等,積極向實體經濟輸血,滿足企業經營發展資金需求。截至目前,廈門工行共為40家境內企業提供逾252億元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支持。
企業經營的金融壓艙石
為保障企業跨境結算清算的業務需求,除跨境匯款、信用証、托收、保函等基礎便利化跨境結算產品外,工商銀行依托境內外一體化科技系統,創新設計全流程跨境人民幣結算產品,支持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境內外、上下游企業全鏈條使用人民幣,以規避匯率風險,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與穩鏈固鏈強鏈,同時打造推出區塊鏈信用証平台“數貿e鏈通”,構建貿易金融高速直通車。同時,充分發揮工行在12個國家擔任跨境人民幣清算行的優勢,內外聯動,持續提升跨境人民幣結算清算效率。
同時,為便利中外資跨國集團開展集團內人民幣資金跨境歸集、余缺調劑,廈門工行積極為企業提供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等跨境資金池業務,助力跨國企業集團實現全球人民幣資金的高效歸集、劃轉和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共為11家跨境集團辦理跨境人民幣資金池調撥近400億元。
此外,針對海外人員薪酬發放與匯回存在人民幣無法自動入賬、臨櫃數據報送不方便等痛點問題,工行推出跨境e發薪、NRA賬戶發薪產品,實現自動入賬、人事賬務分離、到手即為人民幣等功能,極大提升外派員工的收薪體驗。
科技賦能的金融加速度
近期,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指導、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統一協調下,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分行、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政府、中國工商銀行廈門市分行共同推動,並聯動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成功落地中新跨境貿易數字人民幣結算常態化運營首筆業務,這也是首筆中新進口貿易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該筆創新業務,是廈門工行繼2024年4月落地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跨境支付業務、2024年12月首筆中新跨境貿易數字人民幣出口結算業務后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據了解,近年來,工行充分運用金融科技力量,積極參與區塊鏈信用証結算、數字人民幣結算探索,實現線上化、智能化、場景化的跨境人民幣服務。廈門工行始終緊跟科技創新步伐,以眾多“首筆”跑出跨境金融加速度,優化客戶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廈門工行開立康拓平台正式版上線后全球首筆鐵礦石進口區塊鏈人民幣信用証,金額逾2.2億元,既是“金融科技+跨境人民幣”的一次完美結合,也是大宗商品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一次“再升級”,有效推動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向無紙化、數字化發展。(記者 呂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