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奮進五載向智求新  揚帆絲路乘勢而上

——福建港口集團成立五周年綜述

2025年08月29日09:22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奮進五載向智求新 揚帆絲路乘勢而上

第2000列“絲路海運”海鐵聯運“天天班”47622次從廈門國際物流港出發,駛向江西向塘國際陸港。陸逸 攝

第2000列“絲路海運”海鐵聯運“天天班”47622次從廈門國際物流港出發,駛向江西向塘國際陸港。陸逸 攝

專題部署推進港口高質量發展工作。

專題部署推進港口高質量發展工作。

廈門港海潤碼頭——國內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

廈門港海潤碼頭——國內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

40萬噸巨輪滿載巴西鐵礦石靠泊羅嶼碼頭。 顏建平 攝

40萬噸巨輪滿載巴西鐵礦石靠泊羅嶼碼頭。 顏建平 攝

“雙燃料”巨輪首航廈門港海潤碼頭。

“雙燃料”巨輪首航廈門港海潤碼頭。

遠程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遠控橋吊操作。

遠程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遠控橋吊操作。

6.4萬噸新造散貨船“金海潤”輪開啟首航征程。

6.4萬噸新造散貨船“金海潤”輪開啟首航征程。

15萬噸級超大型集裝箱船“地中海索尼亞”輪(MSC SONIA)靠泊福州港江陰港區。

15萬噸級超大型集裝箱船“地中海索尼亞”輪(MSC SONIA)靠泊福州港江陰港區。

八月的東南沿海,海風浩蕩,帆影點點。

這是福建向海圖強的生動寫照:福州港江陰港區,一列滿載跨境電商商品的中歐班列鳴笛啟程,通過“海鐵聯運”直抵歐洲腹地﹔廈門港海潤碼頭上,巨型橋吊有序起落,自動駕駛集卡精准穿梭,在智能系統調度下,滿載“福建制造”的集裝箱被穩穩吊裝至遠洋巨輪﹔湄洲灣港羅嶼作業區,40萬噸級巨輪正靠泊卸船,這裡已成為台灣鋼鐵行業在大陸的最佳中轉港口和儲運基地……

時光銘刻奮斗,五年征程步履鏗鏘——

2020年8月,福建港口集團挂牌成立。這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群”戰略目標作出的重要舉措。作為福建優化港口資源配置、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落子”,這座承載著“向海圖強”使命的省級港口“航母”,在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發展中破浪前行,積極發揮全省公共碼頭投資、運營和資本運作平台作用,團結帶領近4萬名干部職工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把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勝勢,集團用五年時光書寫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資產規模突破千億元,累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8.8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6749萬標箱,全球競爭力持續攀升,服務能級跨越提升,書寫著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新篇章。

開拓奮進:把“國之大者”刻進港口基因

五載耕耘,初心如磐。福建港口集團自成立以來,便將“服務國家戰略、支撐區域發展”作為根本使命,立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構建“全省港口一盤棋”的開放新格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省,當先鋒、打頭陣。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集團被評為5A級物流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位列福建省企業品牌百強榜。涌現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優秀企業家等一批先進典型。

——主要經營指標全面增長。截至2025年7月,集團資產總額超1156億元,較整合之初同口徑增長37.5%,資產規模創下歷史新高,有效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散雜貨吞吐量實現全面增長,推動福建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7億噸大關,全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爭先進位。廈門港裝卸效率位列全球第2位,港口連通性位列全球第11位。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作用更加凸顯。2024年,福建沿海地區港口經濟增加值達到7568億元,佔全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總量的11.3%,貢獻度穩居全國前三。福建省港口經濟對沿海區域GDP的貢獻率高達15.3%,在全國居領先位置。

向海圖強:“以港通海”構筑陸海新通道

海以奔涌成其壯闊,3752公裡漫長的福建海岸線上,巨輪穿梭如織、橋吊林立如虹。

五年來,集團積極構建“絲路海運”東南陸海新通道,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繪就了一幅“港連四海、航達五洲、貿通天下”的壯闊圖景。

港口功能布局優化。集團按照“一個平台、兩大中心”的定位,主動破局立新,大力推動核心港區的連片開發建設,推進港口集約化發展。先后重組整合漳州片區、泉州肖厝片區、福州羅源灣片區、莆田片區等港口資源,並以廈門港、福州港為核心,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大宗散貨集散中心,推進全省港口“一盤棋”發展。五年間累計投資超500億元,建設泊位70個,建成投產14個,增加港口通過能力超3500萬噸,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撐。集團現有生產性碼頭泊位164個,碼頭總延長超3萬米,可滿足當前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船、散貨船靠泊接卸。

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加快。集團加強總部營銷,加快港航貿協同體系建設。組建集裝箱運營中心,重點抓好航線拓展、貨源統籌、多式聯運、服務提升工作。組建港航貿一體化協調中心,統籌集團內部碼頭、倉儲、物流、航運、貿易等資源,做大港航貿結合業務規模。開辟近260條海上航線,通達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個港口,與全球十大航商密切合作,一張“港通天下、鏈接全球”的海上航運貿易網加速編織。8月20日,福州港開通福建首條直航南太平洋島國航線,這是繼廈門港新增到印度、菲律賓、印尼航線以來,不到40天內開辟的第4條新航線。海峽快線覆蓋全省沿海各地市港口,福廈兩港每天約9個航次往返。

全方面提升港口服務、航運物流、道路客運、商業貿易、金融服務、瀝青業務、跨境電商、金融押運等全流程物流供應鏈服務,加速搭建新興業態“新橋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門到門”服務。今年兩艘6.4萬噸散貨船相繼投產,新建1艘8.2萬噸散貨船、5艘拖輪、1艘客船,持續提升自有運力。8月,莆田港口首次出口全球最大尺寸“全鋼巨胎”、寧德港口首批大型鋼管裝箱出口,承接大件全程物流項目實現新突破。

多式聯運縱深推進,聯合南昌路局,成立福建東南多式聯運公司,海鐵聯運通達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內陸省份。今年以來,服務創新持續加速。全國鐵路首趟“一單制”多式聯運班列自福州港江陰港區出發,全國首條雙股道電氣化裝車線在可門港啟用,福建首趟“絲路海運”“一箱制”海鐵聯運班列從廈門直抵龍岩。萍鄉贛西國際港至福州港江陰港區的海鐵聯運定點班列正式運營,第2000列“絲路海運”海鐵聯運“天天班”出發,閩贛物流大動脈運營再上新台階。“麻城—廈門”海鐵聯運開啟“周周班”模式,鄂閩兩地互聯互通成為現實。

大港口、大物流、大通道,對接中西部,暢通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陸海暢聯,雙向奔赴,福建正以構建“海絲”“陸絲”無縫銜接的東南陸海新通道,高質量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對台融合發展深化。堅定扛起港口在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中的責任和使命,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港航物流保障。集團優化加密福建沿海與台灣本島及金門、馬祖的客貨運航線,打造對台大宗貨物中轉集散地,開辟跨境電商通道,開展船員勞務合作。目前對台航線增至27條,對台海上客貨運量、港口裝卸量、勞務派遣量全面增長,羅嶼港口對台鐵礦石中轉量長年保持全國領先。

國際化布局穩步推進。作為我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服務“一帶一路”的國際綜合物流品牌和平台,“絲路海運”建設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納入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集團董事長受邀參加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截至7月底,聯盟成員超350家,133條“絲路海運”航線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7座港口,遍布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以“絲路海運”命名的集裝箱航線累計開行突破2萬艘次,密集高效的航線網絡與便捷物流通道,深受全球外貿企業信賴。“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已成功舉辦六屆,以此為紐帶,集團深化國際合作,推進共贏發展。入股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成為福建省首個“一帶一路”海外港口節點。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深化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合作,合力打造廈門港國際樞紐港,共建綠色港口和數字化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與印尼三林集團合作,實現福州港元洪作業區一體化經營,助力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

改革創新:“以智提質”書寫轉型新篇章

改革,是國企發展的根本動力。

五年來,集團以“敢為人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活港口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書寫“追新逐綠、智向未來”的轉型發展新篇章。

管理變革激發動力。打出“組合拳”,構筑一體化、高績效、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管理體系。整合組建福建港口科技集團,加快推進全省統一港口信息平台建設,啟動一批信息化項目建設,打造科技創新雁陣體系。建設集團數字法務平台、審計共享中心、財智公司,以共享模式、數字平台賦能管理提升。優化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機制,突出優績優酬,激勵干部職工開拓市場、攻堅克難,創造更大增量、更好價值。

智慧港口全國領先。集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廈門港海潤碼頭為試點,率先啟動國內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港區、全作業鏈的智能化改造創新工程,榮獲中國港口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被交通運輸部列入智慧港口重點工程,成為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的“中國樣本”。帶動廈門海滄、福州江陰、羅源灣可門等一批全自動化港口建設持續推進。組建人工智能團隊,創立“海睿未來”品牌,獲得專利/軟件著作權70余項,自主研發港口智能化產品40余項,超2500台套應用於全球70多座港口。

綠色賽道迸發活力。深入實施“雙碳”戰略,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力度,進一步激活綠色港航發展“新動能”。加快低碳零碳設備設施應用,港口作業機械、港內車輛和拖輪等逐步採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集團港口岸電建設全面完成,光伏產業發電近1億千瓦時,4個智能光伏項目列為工信部示范項目,6個集裝箱碼頭獲評“亞太綠色港口”。投產省內第一艘新能源客輪,加大新能源船舶建造、使用,打造閩江航運綠色標杆。

凝心鑄魂:“以文化人”鑄就精神豐碑

企業之魂,文以鑄之﹔發展之力,心以聚之。

五年來,集團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厚植精神內核,融入血脈根基,打造“員工成長、客戶信賴、股東滿意、社會認可”的世界一流現代化企業集團。

筑牢“根”與“魂”。集團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推動黨的領導與企業治理有機融入、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雙融互促,管黨治黨更加有力、紀律作風更加嚴明。全體領導班子成員當好學在先、干在前的“領頭雁”,帶領干部職工點燃奮斗激情、破解關鍵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部署推動“一支部攻堅一項目”主題活動,圍繞市場拓展、工程建設、質量效益、創新創造等關鍵領域,推動各黨支部形成攻堅項目310個。近400個基層黨組織持續建強,303個集體、個人獲省級部門以上榮譽,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作用更加凸顯。

凝聚“心”和“力”。堅持把“員工成長”放在企業價值觀的第一位,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五年間,省組引進生12名,獲評省高層次ABC類人才17人,招聘員工近5500人,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質量更優、活力更強、動力更足。堅持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創建職工活動中心、組織職工療休養、加強慰問幫扶、改善一線干部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各類職工文體活動多彩綻放,鄉村振興挂鉤幫扶工作再顯擔當,干部職工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站在五周年的新起點,福建港口集團將奮勇爭先、再上台階,深入推進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勇當先鋒,在推動海洋強省中勇立潮頭,在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中勇攀高峰!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