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路,千年銀城穗” 同安鳳梨穗龍眼主題活動在廈門中山路啟動

活動現場,同安鳳梨穗龍眼銷售正酣。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人民網廈門8月31日電 (記者陳博、實習生楊雯琳)金黃飽滿的龍眼堆成小山,非遺展演熱鬧開鑼,趣味游戲引客駐足……30日下午,以“豐饒同安·穗滿銀城”為主題的“廈鄉趣·同民安”同安鳳梨穗龍眼主題活動在廈門中山路步行街開啟。活動通過“非遺展演+果品品鑒+農旅體驗”的多元形式,盛邀市民游客共赴龍眼豐收盛會。
攤位上擺滿了剛採摘不久的龍眼鮮果。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車鼓弄展演。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市民游客品嘗龍眼衍生飲品。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百年中山路,千年銀城穗。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僅有整齊碼放的剛採摘的鳳梨穗龍眼鮮果,還有琳琅滿目的衍生產品,大批過往市民游客或駐足品嘗鮮果,或打卡特色飲品。同時,現場設置的“龍眼投擲”“剝龍眼大賽”等趣味游戲吸引市民游客們踴躍參與。此外,輪番上演的宋江陣、車鼓弄、閩南戲曲等非遺展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舞龍表演。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閩南戲曲展演。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趣味游戲“剝龍眼大賽”。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宋江陣展演。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據悉,作為特色龍眼品種,同安鳳梨穗龍眼早在2012年已成為廈門首件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其淵源可追溯至同安區新民街道西塘村馬垵自然村一株樹齡超300年的母樹。憑借高產穩產、抗性強、果實脆嫩清甜等優勢,該品種深受市場青睞。目前,同安區“鳳梨穗”龍眼種植面積近3萬畝,其中,新民、五顯、蓮花、汀溪等鎮街為主產區,今年迎來豐收,總產量預計超過4萬噸。
成串龍眼鮮果引人垂涎。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依托‘同民安’區域公共品牌打響‘同安鳳梨穗’名片,目前已有40多家農業經營主體獲准使用該商標,並通過農文旅融合拓寬銷路……”主辦方介紹,同安區已推出採摘節、觀光果園等項目,解鎖“賞景+採摘+品鮮”的沉浸式鄉村游,讓特色農業更有活力。
本次推廣活動持續至8月31日,除了中山路步行街,龍眼展銷攤位還將陸續進駐廈門島內多處人流密集點。主辦方表示,讓這場從“田間”到“街頭”的豐收盛宴,在全面助力同安鳳梨穗龍眼進一步打開知名度的同時,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