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部門聯動、80余項主題活動 廈門市啟動“質量月”系列活動

人民網廈門9月1日電 (記者張萌)“市場監管、住建、工信等21個部門,聚焦產品、工程、金融等領域開展80余項主題活動”“有質量抽查、執法監管等剛性舉措,也有技術服務、公益培訓、便民服務等暖心行動”“從質量文化、質量提升、質量鏈條、消費環境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擦亮‘品質廈門’品牌助力城市發展”……1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舉行“質量月”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2025年全市“質量月”系列活動。
發布會現場。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發布會介紹,今年廈門市將緊扣“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促進質量強市建設”主題,圍繞“反內卷更實在、提質量更給力、促共治更多元”三條主線,明確“弘揚質量文化、深化質量強企行動、實施產業鏈質量賦能、大力開展質量品牌建設、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構建質量共治新格局”六大推進舉措。其中,“反內卷”專項行動將重點整治質量領域惡性競爭問題,推動企業從“拼價格”轉向“拼質量”﹔“提質量”通過惠企政策與民生舉措雙向發力,既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又保障消費者權益﹔“促共治”則依托市區聯動、政企互動、行協助推和群眾參與的多元機制,實現全領域質量共建。活動期間,除了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全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推動企業從“拼價格”的惡性競爭轉向“拼質量”的良性發展外,還將持續深化惠企政策、提供精准幫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針對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等民生熱點,推出一系列便民舉措,讓質量提升既有“政策溫度”,又有“民生厚度”。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6月,廈門市率先出台了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首個內外貿一體化綜合措施,在實踐中從最初的9條措施逐步擴展為“9+N政策工具箱”,為全市507家工業品、食品制造業外貿企業解決問題291個。在此期間,不僅通過開展重點行業標准比對、檢測結果互認等舉措,有效破除內外貿規則藩籬,還積極引導近100家外貿企業、1.8萬余款商品加入平台外貿優品專區,累計銷售額超3200萬元﹔幫助14家外貿企業獲得“鷺質貸”近6000萬元、享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120萬元,通過“政策紅利+金融工具”雙向發力,全力護航外貿企業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福建省首個質量專項保險“鷺質保”也將在“質量月”期間落地。該產品由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廈門金融監管局共同引導推出,包含產品責任險、食品安全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險種,將對廈門市質量信譽白名單內經營主體實施階梯費率優惠,既覆蓋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全流程風險,又通過“白名單+保險”雙重增信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目前已推動三家機構率先落地,后續還將通過“政險企”對接活動讓更多優質企業享受紅利。
發布會上,針對低空經濟、新能源、光電顯示等廈門重點產業鏈,廈門將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機制,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屬地政府、鏈主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質量基礎設施伙伴關系”,通過鏈上企業質量共治、技術共享,提升產業鏈韌性與安全水平。如:由市場監管總局統籌指導,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組織的“國地聯動”提質強企行動,將針對行業共性難題開展“一對一”精准幫扶,為產業鏈韌性提升提供技術支撐。數據顯示,自2022年啟動質量技術幫扶專項行動以來,廈門市已有21個行業、近1000家企業因此受益,近120家企業破解質量難題,近70家企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近700家生產企業產品質量明顯改進,推動不合格企業整改復查合格率達100%,生產領域不合格產品批次數同比下降15.4%。
此外,在質量品牌建設方面,廈門市多部門協同發力:市市場監管局將推進區域品牌、集體商標的建設和推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市住建局開展“好房子”建設行動等。消費環境優化則通過“八大提升行動”落地,包括誠信計量、網購無憂、陽光價格等舉措,並結合“‘鷺’享食安”供廈食品標准、“放心直播間”承諾行動,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此外,市公安局、檢察院、廈門海關等部門聯合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發布典型案例,強化質量安全監管。
“聚焦企業需求與民生關切,全力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的良好氛圍……”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將持續推進全民質量行動,從產業升級、企業培育、民生保障等多個維度進一步深化質量強市建設,讓“質量第一”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讓“品質廈門”成為城市發展的響亮品牌,“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讓廈門成為‘人人創造質量 人人享受質量’的新標杆城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