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聲音應該被聽到” 福州市台江區檢察院扎實推進檢察聽証工作

福州市台江區檢察院始終堅持公開公正原則,以主動履職增強司法透明度,助推司法公信力建設,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逐步構建起“制度化操作、常態化開展、規范化運行”的檢察聽証模式。
2023年至今,該院已累計開展檢察聽証144件次,聽証場次逐年上升且每年均不低於44件次,院領導帶頭主持、開展聽証會,發揮頭雁效應。今年以來,擬作相對不起訴等終局性處理的案件,更是實現“應聽盡聽”,在兼聽則明中既解開“法結”,又化解“心結”,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
聽証員聘任儀式
建機制強隊伍 讓聽証有章可循
規范是檢察聽証工作的生命線。為筑牢聽証基礎,台江區檢察院制定《關於組建檢察聽証員庫暫行辦法》,從聽証員的選任標准、權利義務,再到牽頭部門的具體職責,都作出了清晰明確的規定,確保每項環節都有章可循。
在聽証員隊伍建設上,兼顧專業性與群眾性:精心吸納專家教授、執業律師等專業人士,以及具備豐富社會工作經驗的社區工作者,共50人組建聽証員人才庫,充分體現廣泛性與代表性。同時,通過專題培訓、業務座談會等形式,提升聽証員履職能力,為聽証工作高質量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重分析提質效 讓聽証賦能辦案
聽証絕非“走過場”,而是提升辦案質效的關鍵抓手。台江區檢察院明確要求承辦人在聽証前,將司法救助、刑民行銜接、起訴必要性分析等7方面內容列為審查要素,逐一展開重點審查。這一舉措既壓實了檢察官依法履職的責任,也倒逼檢察官更加全面地正向分析案件。
聽証過程中,制發《聽証員意見建議登記表》《聽証員評議表》,為聽証員搭建充分表達意見的平台,確保每一道聲音都能被真實記錄。借助聽証會,進一步審視案件程序是否合法、爭議焦點是否明確、証據採信是否合理、法律適用是否正確、文書說理是否充分——在“正向分析+反向審視”的雙重校驗下,案件辦理更精准、更公正。
化矛盾促和諧 讓聽証結案了事
“案結事了人和”是檢察聽証的最終追求。台江區檢察院注重通過聽証消除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辦案工作的疑慮,引導爭議在法律框架內高效化解。
一起因鄰裡糾紛引發的故意傷害案,逐漸演變為涉法信訪案件。為妥善化解矛盾,台江區檢察院舉行公開聽証會,特邀2名擅長處理鄰裡糾紛的社區工作者和1名傷害案件專業律師擔任聽証員﹔考慮到被告人對原案傷情結果有異議,還特別邀請市檢察院法醫到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讀傷情鑒定原理和結論。
聽証員在充分了解案情和辦案標准后,以第三方視角客觀分析、耐心疏導,最終促使被告人當場表示不再堅持不合理訴求。一場聽証,不僅為息訪息訴筑牢基礎,更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透明度與公信力。
聚合力護生態 讓聽証筑牢屏障
發揮聽証工作融智聚力的作用,針對作為榕城綠色名片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問題,台江區檢察院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聽証會,邀請社區書記、區人大代表,古樹專家和區相關行政部門代表參會,“益心為公”志願者和群眾代表列席旁聽,圍繞古樹養護責任劃分、長效保護機制建立和整改落實效果等關鍵問題,各抒己見、深入研討,共同推出古樹保護新方案。
經過在聽証會中的溝通協調,推動多家古樹養護責任單位同意簽訂管護協議,全區100余棵古樹養護責任得到全面落實,為古樹撐起“保護傘”。該案被福建省人民檢察院作為聽証工作先進經驗做法予以推廣。(文/林燕平 圖/台江區檢察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