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福建制造“家底”越來越厚實

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制造業銷售收入佔全省銷售收入的比重為29.2%,比2020年提升了2.1個百分點。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一組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福建省制造業‘壓艙石’作用凸顯,建設制造強省步伐穩健。
制造業穩步發展 銷售佔比持續提升
在福建寧德福安市灣塢半島,青拓集團的不鏽鋼一體化生產線——一條長達7.5公裡的紅土鎳礦皮帶輸送通廊,宛如鋼鐵巨龍蜿蜒穿梭。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及深加工企業,青拓集團鏽鋼粗鋼產量佔據全球總量的10%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不鏽鋼巨頭”。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相較2021年增長40%,位列福建省制造業民營企業50強第2位。青拓集團的亮眼成績是福建制造業穩發展的縮影。
納稅信用良好的制造業企業發展底氣更足。位於福州連江縣的福建恆捷實業有限公司連續三年保持納稅信用A級,並獲批“銀稅互動”貸款6億元。2024年,在擁有紗線、面料、印染、服裝等完整錦綸織造產業鏈的情況下,該企業又推動二期綠色紡織染整一體化產業項目順利投產,產能進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9.98億元,同比增長83%。
數字驅動、智能發展。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福建省長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更新換代智能烘焙設備后,新生產線自動化率提升至90%以上,單日產能提升20%,銷售收入較2020年增長10.49%。在國際市場上,福建省三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冷擠壓方式制造觸臂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長期為施耐德、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關鍵零部件,當前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普及率已超7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50%。隨著新產能持續釋放,2024年該公司銷售收入較2020年增長115%。
主導產業做大做強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速較快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1—2024年,福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領跑,分別增長34.8%、22.4%。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情況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加速發展。在巨龍電機(寧德)有限公司“無人化”車間裡,9道工序環環相扣,7台行車機械手與1台六軸機械手協同作業,將原本需要3至4天的生產周期縮短至1分鐘,電機轉子生產從原材料到成品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作為專注於高效電機、水泵等研發制造企業,巨龍電機產品遠銷海外100多個國家,出口訂單佔比高達90%,海外產值達到2.8億多元。2024年企業銷售額超3億元,較2020年增長57.06%。當地稅務部門錨定企業需求,簡化出口退稅辦理流程,實行“快速審核+流程跟蹤+進度提醒”的管理機制,2024年該企業享受出口退稅1200萬元。
“十四五”期間,福建石油化工產業突出精細化發展,推進石化產品精深加工,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在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用“一滴油”造出“萬家貨”,形成芳烴-纖維、烯烴-塑料和綠色產業鏈的“2+1”產業布局,高水平建設石化—化纖—紡織鞋服、石化—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石化—合成材料—汽車輕工建材等現代產業集群。這其中,中怡化工(漳州)有限公司深耕香原料、功能化學品等精細化工產業,所生產的氫化DCPD石油樹脂暢銷海內外,銷售額從2020年的201萬元到2024年的近5億元,年均增長率297%。在三明,專注於白炭黑(二氧化硅)及硅酸鈉研發、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三明正元化工有限公司,2024年度企業銷售收入近7億元,較2020年度增長62.60%。因行業龍頭虹吸效應,目前三明市已集聚了48家硅產業生產型企業,形成從石英礦開採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國重要的白炭黑生產基地。
傳統產業提檔升級 金屬制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21.1%
“十四五”期間,福建加快推進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特色輕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
“新項目建好后,預計2025年全年銷售額將達到5.5億元。”漳州市萬市香食品有限公司廠長黃韶君介紹,2020年公司銷售收入2125萬元,到2024年已突破3億元,年均增幅達106.5%。為進一步擴大生產線,該企業投資建設6萬平米的智能化食品生產項目,新增8條生產線。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1年—2024年,福建金屬制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21.1%。
寧德匯智鎂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壓延加工、建筑模具制造與銷售等業務。由於企業初創期廠房建設與設備採購資金壓力較大,當地稅務部門主動對其資產狀況、開票和申報數據進行分析,精准識別其符合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條件,引導企業合規享受稅費優惠。2022年至今,該公司累計享受留抵退稅達7103.19萬元。僅用不到5年的時間匯智鎂鋁獲評“瞪羚”企業。2022年投入生產以來,匯智鎂鋁營業收入連續倍增,2023年同比增長752%,2024年增長率也達到270%,展現出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巨大潛力和韌性。
“從稅收數據反映出的經濟發展亮點來看,制造業作為福建實體經濟‘壓艙石’的地位更加穩固。站在嶄新的起點上,稅務部門立足稅收職能,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將有利於為制造業企業減負擔、增信心、添活力。”已有31年財稅實戰經驗的正高級會計師林溪發表示。(陳藍燕 范林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