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外引“特聘專家團”,內用“專才干部”——龍岩推動人才與干部資源向縣域重點產業鏈匯聚

2025年10月11日14: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龍岩市產業鏈黨建工作推進會在連城縣召開。會議圍繞“畫好干部、人才、創新資源、黨員隊伍4張圖表”,全面檢視“四鏈融合”工作成效,部署推進干部專才專用,建強縣域重點產業鏈特聘專家團。全市7個縣(市、區)及龍岩高新區(經開區)組織部門負責人集中“晾晒”家底,交出了縣域重點產業鏈“特聘專家團”、專才專用的首份答卷。

會議現場。龍岩市委組織部供圖

會議現場。龍岩市委組織部供圖

產業鏈黨建引領:繪制“四張圖表”,摸清“四鏈融合”短板

“底數不清仍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在上一次季度會上,龍岩各縣市區的組織部門收到了一份年中“作業”:要摸清“到底有多少專業干部配在重點產業鏈上?黨員集聚在哪個環節?產業人才如何分布?”。因此,這段時間以來,龍岩各縣市區紛紛行動起來,聚焦縣域重點產業鏈畫好干部、人才、創新資源、黨員隊伍這4張圖表,摸清家底、理順架構,用產業鏈來集聚資源、用產業鏈來配置資源。

此次會議現場,各區縣組織部部長集體“交作業”、集中“晾晒”。

——有的縣市區盤了盤“家底”,發現距離“夠用”還差距不小。如,以金銅和新材料為重點產業鏈的上杭縣,緊缺專業干部數量不足,化學、材料、電子等產業鏈緊密相關專業干部不足。

——有的縣市區開展“靶向問診”式的調研,發現“病灶”。如,將應急搶險救援裝備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的新羅區,產業鏈部分環節人才斷層與國家級科創平台缺失,直接制約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產品核心競爭力。

這場特別的“晾晒”,成為龍岩以產業鏈黨建為抓手,推動組織工作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

“一鏈一特聘專家團”,柔性引智破解山區困局

山區在地理區位和資源稟賦上的天然短板,面臨著“引才留才難”和“成果轉化難”的現實情況,也因此催生了“柔性引才”的模式。此次會上提到了一個柔性引才的重要舉措——縣域重點產業鏈特聘專家團。

今年以來,龍岩市以武平縣入選全省首批試點為契機,各縣市區不等不靠,實現9個縣域重點產業鏈特聘專家團全覆蓋,吸引了86名省內外院士及知名專家跨域服務。

這些高端智庫並非“挂名虛職”,而是深度嵌入產業鏈各環節。在武平縣,新型顯示產業鏈特聘專家團在歐陽鐘燦院士的帶領下,不僅策劃生成11個高端項目、落地投資3.2億元,更推動希恩凱電子成為當地首家進入海峽股交中心"專精特新"專板的企業。在新羅區,應急搶險救援裝備專家團成員曲國勝、景曉波等專家,深度指導僑龍公司布局"海陸空"立體化救援體系。在連城縣,地瓜制品專家團則發揮行業權威優勢,制定了全國首個甘薯全產業鏈標准體系。

在普遍認知中,特聘專家通常像“輔助”“外挂”,是產業鏈發展的“智囊團”,提供專業建議。但龍岩有著更長遠的想法——特聘專家團的使命不局限於為現有企業提供零散技術建議,可以從“顧問”升級為產業“孵化者”。

為實現這一目標,龍岩市進行了系統性的機制設計,明確專家團與鏈上企業相對固定對接,推動更多創新成果產業化落地。再比如,組建產業聯盟,把產業鏈上企業點狀的、微觀的需求整合起來,共同承接專家團技術成果的轉化和導入﹔同時搭建中試平台,用好產業引導基金。可以說是搭平台、找平台,盤活基金、活用基金。

“我們探索的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山區引才新路。”龍岩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引進縣域重點產業鏈特聘專家團,讓頂尖智力為山區產業精准賦能。”

“干部專才專用”:配置工科干部到產業一線

外部智力引進的同時,本土干部資源如何優化配置?

從龍岩各地組織部門“晾晒”的“家底”中,能看到不少縣市區都在想方設法“挖潛”,將擁有專業背景的干部調配到產業鏈上,但是要想往遠處走、向深裡去,歸根結底離不開機制建設。龍岩的破題之策,在於“干部專才專用”。

“要推動專業干部向專業崗位流動,發揮專業干部的特長,對產業鏈上表現優秀的事業干部擇優調任公務員﹔要破解專業干部調配中的制約瓶頸,市級將建立產業鏈‘專業干部編制周轉池’,市直單位在調入緊缺急需專業干部時可以申請使用周轉編制,各地也可以參照執行。”龍岩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標是讓干部在招商引資中會談判、在產業建設中懂門道。”

在實際操作中,龍岩實施專業人才建庫管理,分類梳理近年來引進的專業干部,開展人崗匹配評估,推動專業干部向縣域重點產業鏈崗位聚集。上杭縣金銅產業發展中心、武平縣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等專業機構應運而生,分別配備12名、6名專業干部,“一對一”服務產業鏈企業,實現了“讓懂行的人服務產業鏈”的目標。

雙輪驅動:“特聘專家團”與“專才專用”協同賦能,構建產業創新生態

“特聘專家團”與“專才專用”在產業鏈黨建框架下相互促進、協同賦能。龍岩通過系統化的制度設計,推動二者共同構建起支撐產業發展的創新生態。

在武平縣區,新型顯示產業鏈特聘專家團每季度召開的會議,都有對口專業干部全程參與,形成了“專家把脈—干部對接—項目落地”的閉環流程。在漳平市,鋼鐵機械制造產業鏈專家團開展活動時,熟悉行業的專業干部成為企業與專家溝通的高效橋梁。特聘專家團與“干部專才專用”機制緊密結合,實現了外部智力與本土人才的深度融合。

“過去是‘兩張皮’,專家建議落地難,干部服務不對路。現在通過黨建引領,實現了‘雙輪驅動、同頻共振’。”一位與會代表如此評價。

隨著年終臨近,龍岩這場圍繞產業鏈黨建的攻堅仍在繼續。會議強調,要緊盯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強化工作統籌,加大工作力度,在“特聘專家團”的智力支撐和“專才專用”干部的精准服務下,推動閩西山區蹚出一條“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高質量發展新路。(林曉麗 邱小堯)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