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德四大主導產業地標“拔節生長”

2025年10月15日09:47 |
小字號

“探索重點碳排放領域深度脫碳路徑﹔發展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經濟實用的新型儲能技術……”2025世界儲能大會在寧德召開期間,10家全國性行業組織聯合發布《協同共建零碳創新生態(寧德)共識》。

協同共建零碳創新生態離不開先進新能源技術裝備的應用。“十四五”時期,寧德市依托鋰電新能源主導產業優勢,持續優化政策服務環境,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榮獲“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稱號。

鋰電新能源小鎮。王志凌攝

鋰電新能源小鎮。王志凌攝

赤鑒湖畔,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首寧德時代在此扎根。憑借在電池安全性、電池性能、極限制造等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寧德時代領跑動力電池、儲能市場,從閩東一域走向世界。

以寧德時代為“鏈主”,寧德市在山區沿海縣(市、區)均衡布局80多家鋰電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涵蓋“材料—工藝—設備—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電池材料循環再生”全產業鏈技術布局。

在寧德,不僅誕生了全球首款通過新國標認証的鈉新電池、全球首款可量產的9MWh(兆瓦時)超大容量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巧克力換電解決方案、凝聚態電池、神行超充電池等目不暇接的先進成果,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市場佔有率更是連續13年、8年、4年位居全球第一。

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突飛猛進是寧德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具體成效。多年來,寧德將一個個含金量足、帶動力強的“金娃娃”抱入懷中,培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走出一條后發地區探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路子。

在不鏽鋼新材料領域,青拓集團依托青拓冶金新材料研究院、青拓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全球獨創鉻鎳系不鏽鋼RKEF-AOD雙聯法冶煉工藝,自主研發環境友好型筆尖鋼材料、薄至0.012毫米的“手撕鋼”、換電式純電動礦卡等,成功突破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從福安灣塢半島向外輻射拓展,如今寧德不鏽鋼新材料產業已集聚青拓、甬金、宏旺、瑞鋼、奧展、青美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形成從原料、冶煉、熱軋、冷軋深加工到不鏽鋼制品的全產業鏈。

坐落於福安灣塢半島的青拓集團。鄭霄攝

坐落於福安灣塢半島的青拓集團。鄭霄攝

今年9月,上汽集團交出月銷量44萬輛、位居行業第一的佳績,其中部分車型產自上汽寧德基地。作為智能化綠色工廠代表,上汽寧德基地構建了“智能裝備、智慧供應鏈、大數據智腦”三位一體的汽車智能制造體系,平均每分鐘可下線1輛新車。

從2019年正式投產到實現第100萬台整車下線目標,上汽寧德基地持續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帶動汽車內外飾、電池包、座椅、底盤、沖壓件、空調系統等4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寧德,合力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

銅材料是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銅箔的重要原料。不同於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金屬冶煉方式,寧德銅材料產業龍頭企業中銅東南銅業始終將節能增效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引領行業綠色變革。

今年上半年,中銅東南銅業主要生產數據指標均創歷史最優。在中銅東南銅業的綠色引領下,福浦銅鋁精深加工、嘉元銅箔、聲榮銅渣綜合利用等產業鏈項目相繼落地,寧德市已形成集銅冶煉、銅精深加工、銅再生循環於一體的較完整產業鏈條。

中銅東南銅業設備管理人員檢查電解廠行車運行情況。中銅東南銅業供圖

中銅東南銅業設備管理人員檢查電解廠行車運行情況。中銅東南銅業供圖

四大主導產業撐起寧德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電機電器、船舶修造、生物醫藥、海洋經濟、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百花齊放”,形成“四業興旺”帶動“百業共生”的良好發展格局。

2021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5%,增速實現2018年以來“四連冠”﹔2022年,鋰電新能源產業成為寧德市首個產值超2000億元產業集群﹔2023年,不鏽鋼新材料產業成為寧德市第二個產值超2000億元產業集群﹔2024年,四大主導產業集群產值接近5500億元大關,全市全年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企業達到15家﹔2025年,寧德首次入圍全球百強創新集群。

持續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意義重大,寧德市將繼續圍繞“牢記囑托、譜寫篇章”主題主線,深入實施“抱好‘金娃娃’,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全國知名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龔鍵榮)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