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高校數智思政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召開

為深入探討數智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路徑與實踐經驗,推動思政課守正創新、提質增效,10月18日,以“數智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實踐”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高校數智思政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召開。
開幕式會場
廈門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林東偉致辭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智技術正深刻改變高等教育形態,也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空間。他強調,推動數智技術與思政課深度融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教育數字化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新時代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與吸引力的必然要求。廈門大學近年來持續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構建“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推動慕課、微課、雲課堂等數智化教學形態發展,建設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打造“行見八閩”等實踐品牌,積極推動思政課在數智時代的轉型與升級。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馮剛,以“在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中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數智化能力”為題作主旨報告。他認為,數智時代的思政教育應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層面引導學生理解社會與自我。面對算法偏見帶來的“信息繭房”與價值觀碎片化、技術座架對教育主體性的沖擊、虛擬交互帶來的師生情感聯結弱化以及AI代勞引發的思維惰性等挑戰,他強調要善用新技術豐富課堂,同時堅持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不可替代。他提出要提升師生數字素養,堅持思政課改革創新“八個相統一”指導原則,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充分發揮“七個育人”功能,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鄭傳芳教授,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郭鳳志教授,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曹清燕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天民教授,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童建軍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白永生教授,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科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褚建勛教授,河北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柴艷萍教授,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柴素芳教授,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石紅梅教授作大會主旨發言。
分論壇會場
分論壇會場
分論壇會場
研討會設“數智時代思政課建設”“人工智能與高校思政教育”和“教育強國背景下思政引領力”三個分論壇以及圓桌論壇,與會專家圍繞具體議題展開深入的研討。
近年來,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廈門大學圍繞數智思政,積極探索以新技術賦能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持續推動思政課教學模式實現改革與升級。本次會議主題兼具前瞻視野和現實關懷,將有助於推動數智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改革深化與實踐創新。(文/肖敏 王斯羽 江春萍 圖/庄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