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展示近200年間僑批業的發展變化”  廈門再添一座僑批文化新地標

2025年10月20日14:0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10月20日電 (記者張萌)“以時間為線索,展示近200年間的僑批業的發展變化及隨著時代變化的興衰簡史”“通過實物展陳,解讀僑批的文化內涵,展現僑批對於廈門城市建設的貢獻以及對於教育事業的投資與發展”……19日,以“僑聲如歌·信諾傳世”為主題的僑批館開館儀式在廈門市思明區大同路7號舉行,這也標志著該市再增一座僑批文化新地標。

揭牌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揭牌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據悉,此次啟用的僑批館前身為一棟近百年的老僑房,經過解危加固施工、內部改造提升,以及對僑批文化及故事的陳列展覽,蛻變成為一座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僑批館。其中,館內設置了“落紙煙雲”僑批文化展廳、“尺素情長”僑批記憶展廳和“僑會八方”僑批會客廳,通過劇場場景還原、文物陳列、批文體驗等方式,活化僑批文化內涵,生動展現僑批背后蘊含的家國情懷和誠信精神。

市民體驗“代書僑信”信函互動。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市民體驗“代書僑信”信函互動。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19日上午10時許,在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揭牌儀式后,記者隨指引進入館內,隻見一艘掩映於泛黃批文中的福船意象映入眼帘,耳畔海浪聲輕涌,講解員將一段段僑批往事娓娓道來﹔館內精心設置的互動裝置,讓觀眾直觀感受僑批跨越重洋的郵路軌跡,以及海外華僑的工作與生活場景﹔步入僑批故事劇場展廳,復原的僑批戲台、舊式信局場景,還有抗戰時期僑批中所見的家國敘事,帶領觀眾沉浸式感受不同背景下漂洋過海、紙短情長的動身故事。

記者了解到,廈門自明清以來就是中國對外交通和海上貿易的國際口岸,因其特殊的地理人文因素,已發展為福建僑批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向海內外展示廈門僑鄉文化特有的魅力,思明區自2014年便開始深入挖掘僑批蘊含的豐富歷史、學術、文化和經濟價值,並先后建成了福建省第一座以“兩地書跨國緣”為軸心的僑批郵路地刻文化廣場、廈門市首個僑批展廳等文化地標。

市民在展館內參觀。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市民在展館內參觀。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僑批館的建成啟用,不僅是對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還是新時代講好華僑故事、傳承誠信精神和弘揚愛國精神的一個重要平台…… ”揭牌儀式上,思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揭牌為契機,進一步挖掘廈門在地文化,讓更多年輕人能夠記住老一代華僑對祖地的眷念和貢獻,吸引更多人守護世界記憶、弘揚和傳承華僑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