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農村產權交易“廈門模式”入選全國典型經驗

2025年10月20日14:10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農村產權交易“廈門模式”入選全國典型經驗

  10月17日,全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交流會在天津舉行。農村產權交易“廈門模式”入選全國典型經驗。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准的《福廈泉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中關於推動集體經營性資產等農村產權進入公開市場交易的重要精神,根據廈門市委、市政府關於依托廈門金圓集團旗下的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建立城鄉統一產權交易市場的文件要求,在廈門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勇於創新,深耕細作,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探索試驗探路先行。

  10月15日,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了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與南京農交中心、廣州農交中心簽訂跨區域農村要素市場合作協議的創新做法。三方將共建農村產權交易統一大市場。

  在全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交流會上,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打造“黨建+農交”“數字+農交”“碳匯+農交”三位一體的農村產權交易廈門模式》入選“全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成果匯編”,中心還在會上作了全國農村產權交易典型經驗發言。此舉標志著廈門在落實《福廈泉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上初顯成效。

  “黨建+農交”方面,中心黨支部依托中心黨員先鋒隊開展“上門服務、下沉交易”。

  “數字+農交”方面,在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和駐局紀檢組的推動下,廈門市農村產權交易平台推行統一收件、統一挂牌、統一交易、統一結算、統一鑒証“五統一”,構建“網絡化交易、電子化監管、數字化成效”農村產權交易體系,農村產權交易累計金額突破12億元。近期,翔安區金海街道后村社區村民小組倉庫通過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招租,實現260%增值率。湖裡區金山街道金湖社區湖邊裡12-109號店面和12-110號店面招租項目,通過中心公開挂牌交易后分別實現168%和200%的增值率,以“數字化陽光進場交易”促進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碳匯+農交”方面,中心以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台和全國首個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平台為抓手,成功完成寧夏、雲南、湖北、河南、山西等地跨區域碳匯交易,並運用農業碳匯交易實現“一帶一路”航線碳中和,探索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區域化交易、國際化交流”。廈門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成效獲得金磚國家政府官員團的高度稱贊。(記者 劉艷)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