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落戶廈門大學  “中國文學文化周”系列活動舉行

2025年10月21日13:09 |
小字號

近日,廈門大學“中國文學文化周”開幕。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同時揭牌,並聘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執行主編崔慶蕾、廈門大學中文系主任徐勇為研究中心主任。2025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學術活動周、中國小說學會第15屆(廈門)年會、“文學名家走進廈門”文學周等活動同期展開。

揭牌現場

揭牌現場

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說,廈大中文學科具有綿延百余年的深厚底蘊和發展成就,學校將依托中國作協優質豐厚的文藝創作資源,全面加強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強化中心建設,為構建中國自主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與智力貢獻。

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東河表示,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學術活動周自2014年創立以來,始終緊扣時代脈搏,推動文藝理論與批評的創新發展。今年的學術活動周聚焦新時代海洋文學與文化,既是對福建海洋文化強省戰略的積極響應,也是“閩派批評”立足地域特色、深化全國性學術對話的重要實踐。福建作為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其“海納百川、敢拼會贏”的精神氣質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豐沃土壤。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福建省文聯原主席、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南帆表示,源遠流長的福建海洋文化為“閩派”文藝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創作資源。“閩派”批評已然成為中國當代文藝批評話語版圖中的一個顯示度極高的重要存在,為中國當代文藝的發展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和智慧。面向未來,“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定當賡續傳統,奮楫爭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創作與批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綱領,貫通古今中西,為“閩派”文藝與批評的持續繁榮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在講話中表示,中國作協在廈門大學揭牌成立第六個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也是在東南地區成立的第一個研究中心,依托廈門大學優質的學術資源與人才隊伍,集中力量追蹤、研究新時代文學。此次學術活動周以“新時代與新海洋文學”為主題,旨在總結和深化對當前新時代海洋文學的研究,讓中國文學的海洋敘事成為接通全球視野、促進文明對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橋梁,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文學力量。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黃逸群、《文藝報》副總編輯李朝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向偉,福建省文聯副主席、原一級巡視員、省作協主席陳毅達,福建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省作協副主席林秀美,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盧壽榮,廈門市文聯黨組書記柯碧如,以及100多位學者、評論家和作家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為期三天,推出一場主旨發言暨新時代文學論壇,還舉辦了王堯長篇小說《桃花塢》研討會、期刊編輯與福建作家批評家交流會、福建新海洋文學作家作品研討會、福建新海洋文學學術對話系列活動(3場)、文學採風、文學名家系列講座(5場)等。

福建新海洋文學作家作品研討會

福建新海洋文學作家作品研討會

福建新海洋文學學術對話系列活動現場

福建新海洋文學學術對話系列活動現場

在主旨發言暨新時代文學論壇上,來自全國著名文藝理論家批評家以“新時代與新海洋文學”為主題發表演講,深入探討新時代文學的內涵及特征、新時代文學與中國式現代化、新海洋文學與新時代文學等重要議題。專家們表示,在海洋強國戰略邁向縱深、文化自信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新海洋文學”作為新時代文學的重要生力軍,正迎來題材拓展與價值重塑的關鍵契機。深入探討新海洋文學與新時代文學的內在關聯,厘清其在當代文化體系中的定位,不僅為新時代文學研究補充了海洋維度的理論養分,也為創作者挖掘海洋題材、講好中國海洋故事提供了新的創作視角。

圍繞本次活動主題,還推出一場“福建新海洋文學作家作品研討會”和三場福建新海洋文學學術對話系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文藝理論家批評家與福建新海洋文學代表性作家展開深度研討和對話。據了解,進入新時代以來,福建海洋文學創作呈現出繁榮發展態勢,出現了一個新海洋文學作家群。楊少衡、湯養宗、陳毅達、林那北、須一瓜、葉玉琳、李師江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作家均於近年推出具有新時代氣息的海洋文學作品,更有蔡崇達、陳春成、龔萬瑩等近年崛起的新作家,攜極具識別度的海洋文學作品亮相中國文壇。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還舉辦王堯長篇小說《桃花塢》學術研討會。

王堯長篇小說《桃花塢》研討會現場

王堯長篇小說《桃花塢》研討會現場

活動期間舉辦“文學名家走進廈門”文學周活動,多場文學名家講座推動優質文學資源直達高校、基層,精彩紛呈、反響熱烈。閻晶明、畢飛宇先后在廈門大學開講,吸引了近七百名在校師生的熱情參與。閻晶明以“閱讀經典 理解魯迅”為題,回答了“何以經典、何種魯迅”的深刻命題。畢飛宇與廈大師生共談“文學就是你和我”,探討小說的技巧、文學的奧妙,就新媒體時代的文學閱讀等話題展開熱烈交流。

與此同時,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尹學芸、副主席張楚,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蔡崇達在廈門市文聯大廈、廈門市圖書館開設文學講座,廣泛面向以大眾讀者和高校大學生為代表的基層群眾,打破優質文學資源的地域壁壘,讓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實處。此外,活動還組織了文學名家走進廈門鼓浪嶼等地開展採風活動,多角度、深層次感受廈門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和鷺島生態蝶變。(文/楊雲超 圖/廈門大學)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