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人均預期壽命達79.5歲  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2025年10月21日17:1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10月21日電 (謝星宇)“目前福建省常住人口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5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7.14/10萬、1.71‰、2.84‰,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優於全國平均水平。”21日,在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閩紅如是說。

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鄭舒塵攝

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鄭舒塵攝

發布會上介紹,福建省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加大衛生健康投入。目前,全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提高到99元。2024年衛生健康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9.3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同時,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持續擴容下沉、布局更趨均衡,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省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5萬個,醫療機構床位24.89萬張,為全省4193萬群眾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

五年來,福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穩居全國前列。作為全國首批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福建率先探索形成了以三明醫改為代表的系列典型經驗,並得到有效推廣。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政府辦醫投入、醫療服務收費等政策持續完善,在全國率先推行公立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總會計師年薪制,率先出台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薪酬總量管理辦法。一系列暖心服務舉措,如免陪照護、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先診療后付費”等廣受群眾好評,公立醫院出院患者、門診患者滿意度分別位居全國第二、第三。

在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方面,圍繞“大病不出省”,在福州、廈門、泉州建設8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並在南平等其他設區市建設1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圍繞“一般病在市縣解決”,全面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實現地市全覆蓋。通過加強市域縣域內醫療資源整合,縣域醫學檢驗等“六大中心”基層輻射率達到90%,縣(市)綜合醫院服務能力全部達到基本標准﹔圍繞“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實施薄弱鄉鎮衛生院能力提升、“醫學畢業生基層就業”、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目前98%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醫療服務能力標准,全省基層診療量佔比達到58.63%,比2020年提升2.37個百分點。

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全省累計建設健康縣區38個、健康促進醫院242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居民健康素養達32.21%,實現14年穩步提升。福建探索開展全民健康管理試點工作,實施乙肝防治服務新模式,在全國率先實施適齡女性免費接種HPV疫苗項目,促進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同時,率先將無責任主體塵肺病患者納入醫保門診特殊病種待遇,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方面,福建將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納入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推動資源進一步向生育和家庭傾斜。在育兒補貼、住房、醫療、教育、生育保險、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全力推進“1+N”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連續多年將普惠托位建設納入全省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建設普惠托育機構494個、普惠托位近5萬個。目前,全省可提供托位約19.13萬個,千人口托位數達4.56個,有效滿足群眾的托育需求。

楊閩紅表示,“十五五”期間,福建將持續深化醫改,構建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更加均衡的人口發展體系,不斷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